下西山军的大本营,归仁府。之所以三个团就有九千人,因为这才是莫子布麾下一个团的正常编制。
有一个常识是,后世共和国的解放军那种一个团全部是战兵的情况,反倒是不正常的。
正常的情况,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很多国家军队的编制,都是一部分战兵带上大量辅兵和民夫组成的。
就像莫子布现在这样,一个团中大约有一千人是战兵,平日里也是他们进行脱产训练。
等到战时,就会往这个团里面塞入大量的临时征召人员,包括六七百人左右的华人志愿兵,以及一千五六百人的民夫和苦役。
其中华人志愿兵在战场上一般从事战斗辅助工作。
包括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确定本团、连的杀敌数量,为战兵背负武器、弹药,危机时刻上战场参与战斗,以及打下地盘之后组成占领军等等。
民夫和苦役则主要负责运输,包括但不限于运送军粮和补给物资,战场上挖掘炮兵阵地,往炮兵阵地运输炮弹,处理敌军尸首,挖点万人坑什么的。
所以李献文虽然只带了三个团,却有九千人上下。
如果算上未被计算到编制中沿途临时征召的民夫,差不多得有两万人上下。
而莫子布则亲率主力,带上舰队,出动九千战兵,其余水手、民夫、苦役两万余人。
准备趁着东南风扬帆北上,直接到会安登陆,先打退北郑,再把西山军给包饺子吃掉。
不过等莫子布舰队航行到竹岛附近,也即是后世越南芽庄对面海域时,就遇到了从会安南下的大量明香人小船。
他们见了莫子布,纷纷过来哭诉。
原来自从李集亭、李广才、罗忠安三人率四千人离开西山军,退至会安以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郑军与西山军都知道会安的重要性,不但有大片良田,还有优良的港口和大量能征召来做水手的百姓。
于是双方围绕着会安,再次展开了争夺,这次依然是郑军击败了西山军。
失去了李集亭和李广才部,西山军的战斗力下降的很厉害,无法抵挡郑军骑兵的突击,只能继续往南退却,随后郑军就开始攻打会安。
见到这种情况,莫子布干脆命舰队稍微折返,来到后世著名军港金兰湾精心修整,等待进一步的消息确认。
三天后,罗忠安率领几艘战舰,护着大大小小上百艘小船来到了金兰湾。
从会安撤离的上万华人看到莫子布,哭声震天,纷纷要莫子布为他们报仇。
罗忠安走上前来,十分自责的说道:“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