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黄廷宝这么说,刚刚站起来黄五福又重重的坐了回去,半晌才看着阮文惠说道:“如果你所说为真,可还有什么办法?”
看到黄五福基本相信了自己的判断,阮文惠想到了一个人,于是他对黄五福拱了拱手回答道:
“公爷,如今南贼大军还没有合围,顺化城中还有战马数百匹,依在下来看,拣选千余精锐出城吧,向北去探查南贼的动向。
若是南贼确实只是在围顺化,也无甚损失,再调头回来就是,不过就是承担一些会被南贼骑兵缠住的风险。
但若在下判断是真的,这千余精兵,未来就很可能是北河的倚仗了。”
阮文惠这话,说的是真够直接的,这实际上就是在劝黄五福将顺化城中的最精锐战兵挑选出来。
若真是北河主力在这里丧尽的话,这千余精兵,就是最后的扶持政权的力量了。
黄五福又站了起来,在书房来回走动思考着,忽然他转头看着阮文惠。
“只走这千余兵有什么用处?南贼真有你说的这般势力,别说千余兵,就是一万这样的精兵,也很难说保住北河。”
“公爷请听惠分说。”阮文惠压低声音说道:
“此番广南乱起,从归仁到最北面的灵溪长墙,各处都受了刀兵之灾,生民十去三四,道路、桥梁乃是水利都毁于一旦。
莫五就算想北上,没有一年半载的修整,也绝不可能成型。”
“更重要的是,如今北国龙椅上坐着的不是汉家帝王,而是旗人的大皇帝。
这旗人皇帝,素来警惕汉人如同防贼,三代帝王大兴文字狱,用前明年号都要杀头。
而莫家是连剃发易服都没做的明香人,至今还保留着汉家衣冠,这旗人皇帝能不忌惮他们?
如今咱们的黎氏大王是受过北国皇帝册封的,有藩国的身份在。
如果我们将这南贼之事上报,北国皇帝必然不能不管,如此即便拿不下南贼,至少也能让他不敢北犯。”
黄五福思索半晌,“若是北国管不了呢?”
这种事情嘛,也不是没有过,后黎朝大王黎利闹事,大明朝不就没管了嘛。
阮文惠摇了摇头,“我大黎太祖皇帝本是京人,驱明复国乃是天理。
莫贼是寄居之明人,祖籍雷州,就在北河之旁,他若立国能不觊觎两广,清帝岂能不管?”
“就算管不了,咱们还可以逃去北国土地上,带走金银财货到广州做个富家翁,哪怕就是去北边京城做个富家翁,不也比死于沟壑好得多!”
黄五福点了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