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把南京给打下来了,但谁料到郑军又很快战败,策应广东的这些人自然也讨不了好。
莫仕平应该就是那时候战死的,只不过他战死的时候,莫子布的祖父莫玖也不过才五岁,是以事迹并不是很清楚。
但不管成败与否,顺治十三年都还坚持与东虏血战的人,绝对是英雄。
莫子布颤抖着手接过这套八品县丞官服,心里很清楚,这就是未来他北复中原、驱逐鞑虏的最大法理来源之一。
祖宗是不屈的英雄,子孙也当为矢志不渝的好汉。
‘当!’所有长老和议员敲响了他们的青铜小鼎,表示钦佩。
莫子布则赶紧将这套官服转交给后面的侍卫,对鄚天赐说道:“我当存此袍于家庙之中,日日提醒我牢记祖先血仇。”
在这个基本都是自己人的共和议会宫中,莫子布终于能说几句真心话了,这也是他一直不肯接受满清册封的最重要原因。
一个人,但凡还有半点良心,就绝对过不了心里那关。
除非乾隆现在宣布满汉一体,放弃金钱鼠尾和满清服饰,真正做一个汉人皇帝。
莫子布为了民族,或许会愿意跟他和解,不然绝不可能了。
“子布,这里的敕书和金印,乃是监国宁靖王赐给你外祖的。
这可是他一辈子最为珍视的东西,你四舅昔日最得他宠爱,都不敢乱碰。
当年忠贞公弥留之后,曾想将之带进坟茔之中,但最终还是没舍得,只说留给子孙做个念想,但我知道,他还是忘不了故乡。”
原来这里面装的,是东宁的宁靖王朱术桂给陈上川的高雷廉三镇总兵敕封书与总兵官金印。
“今日,七舅代表陈家,把册书和金印都交给你了,愿你.。”陈大胜说着突然停住了。
“不忘祖先遗志。”莫子布立刻补上了这句。
陈大胜哈哈大笑,将檀木盒子递到了莫子布的手中,屋内的明香人议员、侍卫们不约而同的欢呼了起来。
“兴唐继汉,不忘祖宗!”
“大将军当于天南再兴大明!”
其他脑袋上还有辫子的长老和议员们则稍微有些尴尬,但没有谁想退缩。
因为他们都已经与莫子布深度绑定了,也都坚信莫子布会干成一番大事。
而给他们信心的最大来源,就是河仙港外停泊的那支舰队。
这些人都是在波涛中纵横万里的人,自然知道以靖宁号为首的大海船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哪怕满清广东、福建水师倾巢而出也占不到丝毫便宜。
而且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