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之别。
满清占我家乡,我虽然不能像祖先那样与东虏决死于沙场之上,但跟随大将军的胆子,还是有的。”
后面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但还是跪了下去,随后其他二十几个闽南籍的共和议员也走了过来,
这些闽南人就在国姓爷的神像面前,当众立誓要跟随莫子布,绝不背叛。
解决了这些闽南人的问题,莫子布长长松了口气,现在他麾下,势力大但并不能完全拿捏的,就是闽南系的这些人了。
偏偏莫子布还很需要他们在吉达、宋城、丹城再到下缅甸一带效力,现在看到他们大体同意,总算是没闹出什么伤感情的幺蛾子。
随后,众人来到了右偏殿,与左殿有有很大自主权,实际上拥有自己幕府的武勋不同,右殿供奉的,都是尽忠国事的文臣。
位于右侧最上首的,是江南系文臣之首的史可法,史可法下面则是张煌言,其次为张名振,再次为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以及陈子龙等人。
而位于左侧的,就是闽粤系的全节忠臣,以岭南三忠的陈邦彦为首,下面依次为张家玉、陈子壮,以及潮州系的大忠臣郭之奇。
当然,一众绯袍全节忠臣中,有一绿袍小官极为显眼,我莫大王自然要把自己的曾祖,放到这些大英雄中间。
这全节文臣殿中的氛围,就要比尽忠武勋殿中的气氛好多了。
跟莫子布一样说粤语的广东人就不说了,那是一进殿就很多人开始大哭。
此时的广东,乃是全中国反抗清廷最激烈的地方,乾隆一朝天地会就在广东一省起事二十余起。
二十几年后嘉庆七年(1802)博罗天地会起义的时候,甚至一度达到了义军数万人的规模。
而此时的岭南三忠,在广东名声极大,四时八节都有人悄悄祭拜供奉。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不单是老广们有股不服输的精神,还因为清军在广东做不到斩尽杀绝。
老广们掌握着大海,打不过了能跑,还能跑到南洋修养生息,继而一代一代的把仇恨传续下去。
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广阔的北方和巴蜀等地,敢反抗的都被清廷杀绝了,无人传承仇恨、激励后辈,自然就没人反抗了。
是以莫子布一看他们的表现,就知道稳了。
说粤语的广东乡党肯定是支持他的,客家人就不用说了,他们都穷成那样了,能对清朝有多少好感,而且他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莫子布给的,必然要追随他。
至于潮州人,莫子布这里不多,但现在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