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南起华夷之辨
到了莫子布这个位置,最忌讳跟年轻人谈利益,跟老人谈理想。
年轻人是初升的朝阳,心中有对所有未来的美好想象,这是人一生中最好,最容易被感动的时光,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都是有梦想的。
你要在这时候跟他们谈利益,他只会觉得你庸俗甚至肮脏,就算能收揽到一些,就算有才能,也大多不是什么好鸟。
所以对于郑锦水这一批莫子布亲手调教出来的年轻人,莫子布很少说以后会给他们多高的爵位,多高的官职。
反而不断用岳武穆、徐达、常遇春的事迹鼓励他们,灌输驱逐鞑虏,收复河山的信念,这比给什么利益都管用。
而对于老人来说,他行将就木,见过看过了,理想对于他们,早被现实磨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所以你得给他讲利益,直接把好处摆在面前,让他一见就知道该不该下注。
所以陈太理没用三天,他只用了一天半,就统一了人心。
对于这些顺化的京汉高门来说,支持莫子布收益简直大上了天,要付出的,虽然也很多,但绝对值得。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远居天南的就算跟着莫子布闹事,最后也不会得到什么惩罚。
因为满清注定无法管辖这么远的地方,说不得到时候还要来收买他们。
陶维德坐在陈太理下首一点点,他把那天莫子布的观点整理了一下,随后散发给在座的顺化高门族长看。
“我觉得,仁德大王这套理论虽然粗糙了一些,但还是很可取的。
如果把大唐之后的五代、两宋都看成割据的话,道理是讲得通的,从这个角度批驳黎…黎利,也是可行的。”
“但是要把莫太祖也给说成顺天应人的话,除了金瓯无缺以外,还是要从华夷之辩出手。
黎利出身九真蛮人,所以要变夏为夷,抗拒一统,而莫太祖汉人华民出身,自然要归夷为夏。”
阮久策缓缓说道,其实此时的莫登庸名声还没坏到后世那个程度,在此时,安南内部大多还是视莫登庸为活曹操,因为他造了后黎朝的反,又杀了黎昭宗等一大批皇亲国戚。
最主要的,还是阮淦、郑检帮助后黎朝复国,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莫登庸就成了失败的活曹操。
此后到了越南被法国殖民,中国则在满清统治下陷入了至暗时刻,许多越南人有一种新认了一个恶霸做干爹后,嫌弃自己老爹只是个民工的诡异优越感。
他们觉得文化血脉来自中国是件不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