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平日做工,闲时抢劫,简直就是许多外乡人的基操。
更让人无语的是,在珠三角这么个小地方,挤了北上广深,因此原生的本地人,以及某些头脑灵活的家伙,还是很容易致富的。
这些相对有钱,但又没多少自保能力的,简直就是最好的抢劫对象,抢上一把就能当打工几个月,官府还大概率抓不到你,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在广州左近,一百年前就开始出现大量歃血为盟的凶徒。
他们大多抱着‘起意商同纠伙,结拜弟兄,分往各乡抢窃,’或‘出外无人照应,希图博众抢劫,遇事互相帮助’这种很‘朴素’的想法。
可是这种结拜抢劫有个问题,那就是没什么约束力。
大家都在广州附近打工搵食,今天你跟我约为兄弟,明天跟那个人结拜盟誓,就很可能会来黑吃黑我,后天你被官府逮住,也可能立刻就会把我供出来。
这风险和收益,也太不成正比了。
这时候,就有很多聪明人想到了一个‘小妙招’。
在闽粤沿海,原本有许多陈永华奉国姓成功之命建立的洪门、汉留、天地会等秘密结社反清会党。
他们在经历满清一百多年统治后,组织逐渐崩散,后人很多落魄。
这些后人没了祖宗那样矢志复国的坚持,也守不住这些秘密,于是导致汉留和天地会很多组织形式,入会盟誓仪式,流散到了民间。
这些江湖好汉中的聪明人,就利用底层江湖人大多不识字的特点,在结拜的时候哄骗自己的义兄义弟,按照汉留天地会的仪式来结拜。
比如历史上嘉庆年间,阳江人仇大钦集十一人在沦水墟观音庙结拜,他用旧日汉留会义士后裔,福建漳州人何其昌送给他的天地会盟书为凭。
仇大钦在盟书上填名改换首尾,加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恢复明祚等盟词。
这些江湖好汉基本大字不识一个,更别提明祚这种高级词汇了,他们根本不知道这这是什么意思。
而等盟誓完毕,仇大钦这些盟兄弟跟他到处抢劫,获得大笔金银后,仇大钦才支使识字的心腹盟兄弟,假装发现了其中‘华点’告诉众人。
这一下,他的盟兄弟们才知道厉害,纷纷悔之莫及,但无可奈,只能认仇大钦为大佬,相约绝不相叛,稀里糊涂就成了反清义士。
后来事情败露,有人被抓后还向官府哭诉‘我们原不晓得天地会盟书,不过冀图纠约抢劫,然既已入会,悔也无及。’
同样这么操作的还有我莫大王的老乡,雷州府海康县人林添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