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合冢’,左右两侧各写‘明之遗民莫昭敬立’和‘丁酉年丁未月辛亥日’。
写完了这些,象征性的撒了一把土,莫子布方才转身对上千文臣武将等人说道:
“我莫昭生于南洋河仙而长于河仙,原本无意北上与满清相斗。
非是不知道为祖宗报仇雪恨,而是思当今之时,百姓也算能有口饭吃,若是战事一起,不知道多少人要家破人亡。
但今日又至羊城,乃是因为莫某发现,你反抗也好,不反抗也罢,鞑子始终都不把咱汉人当人。
今人苟延残喘,来日后人也会遭劫,就如同这些一百多年前的死难者一般。
既然如此,何不趁今日兵强马壮,作殊死一搏呢。
胜则光复华夏,重拾河山,为万世子孙铭记。
败,那也无愧祖先血脉,衣冠文华。
是以,莫某对着这数十万死难者起誓,既入此城,人在城在,城亡人亡,就是死,也绝不再作东虏的奴隶了!”
“对,我们都跟着大王,绝不再做奴隶!”
“今日我等拼死一搏,必不使子孙后代还要留着这猪尾巴!”
文官武将们纷纷怒吼了起来,俄尔不知道谁带头,所有人全部都跪在了这南秀湖畔。
“既如此,请大王承天应命,身登大宝,驱逐鞑虏,护我华夏万民!”
到了此刻,莫子布也不继续推辞了,三个内侍送上来了三碗酒,莫子布端起第一碗。
“上敬皇天后土,昭告八方神祇,某莫昭,愿承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安天下万民之责。”
“次告大明历代先帝,甲申以来,先后有弘光、隆武、绍武、永历及鲁监国不屈鞑虏,虽各有不足,然大节无亏。
昭今承华夏大统,愿为诸帝报仇雪恨,复我汉人江山。”
第二碗酒算是说好话了,至少弘光朱由崧,很难称得上大节无亏。
“这第三碗酒。”莫子布端起酒碗,随后把他泼洒在地上。
“愿诸位与我一起,众志成城,报祖先血仇,救天下百姓!”
文武大臣,士绅勋戚闻言,齐齐再次拜伏于地,同声高喊,“报血仇,救百姓,复中华。我莫大王,也算是历朝历代独一份了,他应该是唯一安葬了上一代汉人王朝的皇帝后,赌咒发誓才愿意登基的。
随后的仪式倒是简单多了,莫子布按照传统程序,前往广州南郊新建的祭坛和家庙,祭祀天地祖宗,登基为帝。
而关于国号,莫子布没有多少选择。
按照常理来说,他最应该选的是徐,因为他祖宗莫仕平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