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又方便。密集的水网节省了大量运力,稠密的人口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依靠着红河平原高产的农业,又使得此地有能力养活大量产业工人。
最后靠近海港,还方便出口。
在这个煤与铁的时代,这里就是天然的王霸之基。
不过万事开头难,特别是这种搞煤铁的大项目,单纯由莫子布来牵头不行,他们没有这么多精力专门扑到这些事上,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才来管理。
于是,我莫大王想到了还被他拘禁起来的二十六家十三行总商。
哦,不对,现在只有二十五家了。
因为死心塌地要跟满清走的蔡总商倾家荡产也只凑出了三百万两白银,远远不够全家一人三十万的标准。
因而被莫子布亲自下旨,把他跟旗人出身的广东按察使和几个八旗没跑掉的倒霉官员一起砍了脑袋,剩下全家流放丹城去了。
而其余的二十五家总商,合起来资产可能有六七千万两白银上下,只不过很多是不动产,不太好出手,现银的话,可能在一千万两左右。
其中还有很大一批是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欠账,现在莫子布进了广州,还杀了英属东印度公司三十多人,扣了他们八条大商船和货物,这钱估计是很难要回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批人有钱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也比较好拿捏,是不错的北河煤铁开发协助者。
。。。。
西关蔡家大宅,二十五个总商都被关在这里,他们已经快四个月没跟家人见过面了,每日也只有简单的米饭蔬菜和少量肉供应。
因此原本好多大腹便便的总商已经瘦了很多,身体也健康了很多,十三行的商总潘启潘老爷就是如此。
四个月的清谈饮食和禁欲生活,成功让潘老爷因高血压引起头痛症好了很多,血也维持在了正常的水平,身体都轻快了不少。
所以潘老爷虽然觉得难熬,但还没到崩溃的地步。
“后日就是三个月整了,也不说放也不来人审,这莫大王,到底想将咱们怎么样啊?”
潘启今年六十三岁,而走过来跟他说这话的陈总商则刚好比他小十岁,只有五十三岁。
说起来潘启和陈总商之间,还很有一番恩怨情仇纠葛。
这两都是漳州老乡,潘启最开始到广州时,多亏陈总商的父亲扶持,潘启也成了陈家最器重的职业经理人,两家关系非常之好。
而三十五年前,陈总商的父亲选择急流勇退,带上一百多万两银子回漳州老家养老,把事业则留给儿子陈总商打理。
结果潘启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