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已,他们大多是红溪惨案后被从市中心奥梅兰登地区迁出来的华人后裔,以及这些年来少数到达巴达维亚的华人。
大雨滂沱中,华人们踩着没过脚踝的黄泥,欢声震天的拿着棍棒四处追赶。
治安官一个踉跄倒在了地上,泥浆溅了他一脸,还未等爬起来便被人影淹没,连惨叫声都没发出,就被活活打死了。
其余土著士兵更惨,几乎没有一个还能完整的拥有四肢的。
发展到最后,其余一些在格罗多克区讨生活的普通土著也被波及,全部被活活打死,
谁说民族主义概念出现之前就没有民族主义的,在格罗多克区,华人和土人就分得很清楚,一旦有机会,就必须要把非我族类之人清除干净。
戴燕伯吴元盛没有阻止华人百姓把攻击范围扩大,因为他知道巴达维亚的华人被欺压已久,必须要让他们发泄一下。
等到格罗多克区的荷兰人和土人都被杀光之后,吴元盛才开始布置防务。
他带了本藩部曲十五人,藩士两百,以及陈联调给他的其他封臣藩士、藩兵三百余。
一共五百五十人到此,就是为了防止巴达维亚城的荷兰人,顺流而下去支援威廉三世棱堡。
当然,这也是在震慑巴达维亚城内的所有荷兰人。
要是巴达维亚城内生活的两千多华人生命和财产受到任何威胁,那么格罗多克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在巴达维亚城。
云收雨歇,做好一切准备后,对威廉三世棱堡的进攻,正式开始了。
陈联和苏弗朗少将以及一票中高层军将,围在一起仔细的研究着。
而收到命令的大虞海陆军士兵,也一板一眼的按照行动计划来,哪怕威廉三世棱堡上的火炮并没有开火,他们也依旧做出了避炮的机动。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根本不是在打威廉三世棱堡,而是在演练,陈联把威廉三世棱堡当成英属印度的威廉堡在进攻。
好吧,两个都是威廉堡,而且都是以威廉三世名字命名的,谁叫这位既是荷兰执政又是英格兰的国王呢。
陈联也不是没有接触过棱堡,毕竟之前欧洲人也来帮助暹罗和广南修筑过棱堡。
但那些棱堡无一例外都非常小,说是棱堡,倒不是说是相对合理配置了火力的堡垒而已。
而现在他面前的,则是一座真正的,典型的意大利式棱堡,即在城墙的四个角,都伸出了一个仿佛蛇头一样的凸出宽阔面。
这个凸出的宽阔面三面都可以架设火炮,城墙上还有暗口可以提供给火枪手精准射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