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东南亚,那是打死都卷不起来,地主豪绅压榨的狠了,你就可以用脚投票。
而且此时谁敢在皇帝锦衣卫的布控下涨价,一定是想要全家流放南暨岛(爪哇岛)了。
真要是被流放去的,跟自愿去的可不一样,自愿去的是完全自己人,流放的只能算半个自己人。
而江南人早就过了当年春秋时期那种仗剑逞凶,一怒杀人的时代了。
这上千年的好日子,让他们很不习惯那种生活,真要放弃自己在文化、技术上的优势跟广西、粤西的鬼火少年一起拿刀剑过日子,一定会极为难受的。
同时,此时监控物价的难度,也跟后世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后世想要监控物价的难度差不多是地狱级别的,因为商品太多,商家太多,流通的渠道太多。
但在此时,商品经济并没那么发达,城镇中的商铺就那么多,好多县城就一条街有商铺,流通渠道完全固定,商家背后的大户也是固定的。
这使得锦衣卫这样的特殊机构在官府配合下,非常容易锁定是哪些人在搞事。
要是在明末还会有从上到下的士绅阶级一起给你打掩护,从内阁大学士到下面的县丞、主簿都有自己人。
但在大虞可行不通,满清已经先把这套士人完全把持一切的体系清扫了一遍,基础已经失去。
大虞更可以完全不依靠江南人自成体系,但凡有人敢互相遮掩包庇,嘿嘿,锦衣卫和京营一起出动,下南洋去吧您嘞。
在这几重的限制下,江南的土豪们基本被限制住了,得益于满清对他们重拳出击,还真没几个胆肥的敢主动出来挑事。
像是李楘、程伟元以及身后无锡邹家的邹炳泰这种组建了一个小小同盟,时常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的已经要算胆子大的了。但他们越是商议,越就觉得无能为力,邹炳泰哀叹一声,“听说皇帝称此时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还真是没说错!
自宋高宗南渡以来,我江南就是天下至富庶之地,兵事不敢说,但钱粮一事,只要咱们不同意,哪怕是朝廷也没法。
可是当今圣上起自南洋,有驱逐鞑虏的正义加身,有闽粤为根基,更兼南洋广大。
我看圣上是真准备咱们跟他逆着干,他就干脆以南都广州为中心,建一个囊括南洋的钱粮充沛之地。”
莫子布在无意间,其实达成了一项宋以来封建帝王都无法完成的成就。
那就是他有广大的战略回旋余地,不必把钱粮之重,全部系于江南,他完全可以再造一个江南。
譬如在大明手中,皇帝也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