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一大堆亲中的,腐朽的,贪婪的土邦王公。
再单纯去一点少量人当人上人,把天竺当成获取财富的血包,协助当地王公管好天竺人别让他们到处跑,乖乖呆在南亚,千万不要想着去统治他们。
不但不能统治他们,还要在与天竺接壤的地方实行最严格的边境策略,限制他们的入境。
而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代表中华的大虞跟迈索尔王国,甚至跟所有的天竺土邦完全没有任何的矛盾,所以条约的签订,就非常顺利了。
双方约定,中华帝国必须在明年一月中旬前,准备好远征天竺的陆海军。
迈索尔王国这会在二月准备好不少于六万大军,并在约定时间主动进攻英属天竺的马德拉斯,也就是原本法国的金奈。
而等到天竺英军把大部分力量用到与迈索尔王国的战争中后,中华海军必须立刻扑向孟加拉,先歼灭英属天竺舰队,再进攻加尔各答和威廉堡。
除此之外,中华还需要向迈索尔王国提供四万斤,也就是二十吨紧缺的硫磺,以及三千支中华产褐贝斯燧发枪,二十门野战炮。
当然,这些军火迈索尔王国可以付钱,但必须给一个相当优惠的折扣。
迈索尔王国则向中华提供全套的火箭炮技术。
与想象中天竺军队驱使着大象,手拿长矛不同,此时迈索尔王国的主力,除了大约两万名骑兵以外,其余两万多名战兵中至少有一万二三千火枪手。
他们也非常善于利用火器作战,此时迈索尔王国天方教士兵就是操作火箭炮的高手。
后来这种火箭炮被英军缴获,英军上校威廉.康格里夫改进后,制成了康格里夫火箭炮,然后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把清军打的落流水。
这真是他妈的顶级黑色幽默!
被蒙古人从中原带走的火箭炮技术传到中亚和西亚,然后西亚人改进之后经过天方教徒,再带到迈索尔王国发扬光大,最后再被英国人捡过去改进后,把中国人打的死伤惨重。
而莫子布之所以这么在乎,是因为明代百虎齐奔箭、群豹横奔箭、长蛇破阵箭等火箭炮技术已经完全失传。
它们成为了满清第一批销毁的明代资料,连纪昀都没来得及抢救回来。
至于后世还能得窥他们性能的武备志,虽然没被毁禁。
但武备志只是记载了这是一种什么武器,其余各种重要的参数以及一些关键的制作方法,完全就没记载。
所以莫子布要复原出火箭炮,或者改为康格里夫火箭炮那种,必须先得从迈索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