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郑素素绑定了。
而郑素素入宫,明显就是为皇后郑诗诗当替补的,皇后不能生育,郑素素一旦生下儿子,极有可能交给皇后抚养,未来成为太子。
看着很不错,可是中间的变数太多了,万一日后皇帝不喜欢这个孩子,万一皇后突然又怀孕了,这谁都说不准。
所以,他这外公必须要为郑素素和素素的儿子准备一个后路,这样就算日后出现以上的情况,那还可以让外重孙子到柯叻到当封王。
不管怎么说,到柯叻的孩子都是光中大帝的血脉,有这样一杆大旗在,至少柯叻这个保底是能把握住的。
至于自己的子孙,就可以在这杆大旗下把触角遍布柯叻各处,风风光光的做小封臣。
而且,柯叻之主位置给了皇子,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向朝廷请援,也更容易吸引过番华人到柯叻定居。
至于重外孙子真的当了第二任皇帝,那太好了!
素素总不可能只生一个儿子,就算只生了一个儿子,那还可以让自己重孙女嫁给一个皇子,到时候对方为了得到柯叻,要给多少好处做彩礼,简直不敢想象。
“太翁真乃楷模也!”人家这么上道,莫天赐自然也要夸上几句。
而且他心里明白,郑素素未来如果真能诞下一个皇子,只要不是痴呆傻儿,极大概率就是大虞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了。
从血统上来说,郑诗诗的母亲是传了七八代,连潮州话都说不全,更别提唐话的母系纳真,比不得郑素素母系这边一直是纯血华人。
同时,郑素素还有四分之一泉州人血统,比郑诗诗更能得到大闽南系的好感。
最重要的是,郑素素现在才十三岁,要纳起码也是三年后的事情,生孩子再快也得是四年后。
那么,这个孩子最大也得是光中八年(1783)生,等他长到三十岁年富力强的时候,皇帝已经六十五岁了,正好可以接班。
而现在被很多人看好的莫森,是兴唐元年的前一年(1772)出生的,他三十岁的时候,皇帝才五十四岁。
这以老五的性格,绝不会允许出现一个太子既壮,攀附者众,然皇帝未老的局面,阿森大概率是要早早被打发出去的。
而有了陈太的带头,其他潮州人也都懂了,不是他们不能在昭披耶河平原呆,但是像现在这样动辄十万亩土地起步,那肯定是不行了。
这里的土地,是要留给过番百姓的,于是纷纷开始计划着未来的去向,把土地和一部分贪污钱财交出来。
西元1778年,1月20日,大虞光中三年,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