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别忘了开眼看世界
锡兰岛,亭可马里东北一百八十里海里(334公里)处,惨烈的海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这片方圆十几公里的海面上,漂浮着大量破碎木板和人畜尸体。
侥幸未死的中英法三国官兵和水手在水里缓缓挣扎着,他们需要尽量节省体力,等待留在原地的救援船只把他们捞起来。
轰!一声极为恐怖的爆炸声传来,随着几乎成了金色的爆炸火光闪烁,一团青色的蘑菇云飞上了半空。
这是被打瘫痪的英属印度舰队三级战列舰雷鸣号的火药仓库殉爆了,它在海战中被中华海军张煌言号击成重伤,完全失去了动力。
本来陈联还希望能把这艘三级战列舰俘虏,结果还没靠近,就看到了雷鸣号燃起了无法扑灭的大火。
此时没有电机马达什么的,哪怕就是在海上起火,也会因为汲水困难而无法迅速扑灭火灾。
陈联只能忍痛放弃了俘虏这艘三级战列舰的念头,连船上的舰炮也不敢去搬,就是害怕殉爆。
果然,陈联的决定是正确的,四十分钟后,雷鸣号就殉爆了,巨量火药差点把雷鸣号炸成两截。
而爆炸后,火势更加的大了,一个小时后,它终于在燃烧中断裂成两截,缓缓下沉。
雷鸣号包括舰长吉恩.伯克中将在内的数百人阵亡,只有少量人在陈联的指挥下,被张煌言号救了上来。
当然要救人,因为救上来后这些就会成为最合格的牛马。
要知道海军的军饷是很高的,但抓的外国俘虏,自然不可能按自己海军官兵这样来开饷银。
一般来说,在中华会有专门的军事法庭审判,然后给这些俘虏判刑。
判个三五年,直接上船服刑,甚至服刑表现好还能减刑,服刑结束还会发放正常海军军饷五分之一的劳务费。
这是莫子布发明的,在用人方面,他还是很有创意的。
给了这些条件后,既不至于让俘虏自暴自弃,那一点点的劳务费,还能让他们挺有主动性,至少总算是有点希望。
不过留在原地打捞‘战利品’的是少数,大部分的战舰还是在海上互相追逐着,断断续续的战斗,一直第三天下午才结束。
西元1780年,10月3日,大虞光中五年,满清乾隆四十五年,农历庚子年,九月初六。
这场历史上被称为亭可马里海战的中华海军第一次亮相结束了,此战中法联合舰队取得了对英格兰舰队的大胜。
当然,如果单单按战损上来看,这并不是一场大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