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明乡人的使命结束了
西元1781年,6月20日,大虞光中六年,五月二十九。
满清?呃,满清已经在现在乾隆四十六年终止,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
在彻底终结满清中央王朝身份之前,莫子布亲自前去明十三陵进行了祭拜。
而且他没有穿帝王的朝服,而是穿了一身青色道袍加四方平定巾的组合,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大明秀才一般。
在这昌平天寿山麓的上吉之地,莫子布与表兄,陈上川之孙陈光力一起,以最后两个大明百姓的身份,向十三陵中的大明诸帝献上了三牲和祭酒。
此外,莫子布还从私人小金库中,拨内帑三十万银元,命工部立刻开始修缮十三陵中有些破败的陵寝。
“听说湖南宝庆府武冈州,尚有岷王系南安郡王后嗣在,调三十户到北京,拨昌平周围三千亩地,让他们为大明诸帝守陵吧。”
跟在莫子布身后的文华殿大学士林乔荫立刻点头记下了,然后指着远处的崇祯皇帝思陵对莫子布说道:
“昔年大明天启以后,国家财政穷笃,是以威宗皇帝继位于窘困之中,根本拿不出来多少钱营建山陵,及至煤山殉国,事发突然,只能被草草葬于皇贵妃田氏的墓中。
此前逆清虽然经过三次修缮,但仍然是妃嫔墓的规格,与威宗皇帝规制不相配,臣奏请陛下命工部按帝王规制为威宗皇帝重修陵墓。”
崇祯皇帝殉国后,庙号颇多,满清为他上了怀宗端皇帝,弘光政权为他上过烈宗和思宗,隆武政权则上了威宗庙号。
到了大虞,莫子布的曾祖莫仕平,外公陈上川都接受的是明郑方面的官职。
而明郑的法理又来自隆武系,所以在大虞官方,崇祯的庙号是威宗。
莫子布听完还没表态,身边的表哥徐闻侯陈光力(陈大力)就进言说道:“威宗皇帝陵墓碑上铭刻着满清所上的怀宗端皇帝,这是不合礼制的。
陛下,臣想以明乡人名义集资三十万银元,用以为威宗皇帝重修陵墓,请陛下批准。”
莫子布这才点了点头,“朕出五万银元吧,其余在河仙、嘉定以及会安的明乡人中募集,至于重修陵墓要用到的珍贵木料等,就从逆清雍正裕陵中转运。”
对于莫子布来说,重修崇祯的陵墓与拿下北京城一样重要的。
前者可以结束甲申以来汉人在精神上的痛苦,后者代表了他重拾河山的功业。
特别莫子布还是明乡人出身,重修崇祯陵墓,也是在给自己的族群一个交代。
同时,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