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补血包。
当时的英国政府甚至窘迫到了不但需要印度补血,还连英属东印度公司都容不下的地步。
战争刚刚结束的1783年,当年的首相波特兰公爵威廉,就准备在议院通过印度法案,让国会议员和政府职员,取代英属东印度公司。
最后还是东印度公司幕后大老板国王乔治三世公开恐吓议员们不许投赞成票,才把这事暂时给按住了。
可是这个时空,北美输得惨,印度也不遑多让。
威廉堡省总督沃伦.黑斯廷斯的求救信使确实到了,还到了十几天了,但乔治三世一直没有勇气召见信使,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不过乔治三世虽然已经被严重打击,难以面对印度的乱局。
但刚刚接任首相的第二代罗金汉侯爵查尔斯.沃森.文特沃斯,不能什么也不做。
而且,乔治三世失魂落魄还不单单是因为失去了北美和印度陷入了极度的危险中,而是国王的权力,甚至英格兰王室的权力,很快就会大幅度缩水了。
此时,在英格兰王国的政体中,乔治三世虽然做不到朕即国家,但仍然是一位拥有相当否决权,说一不二的君王。
他也是英格兰王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相当大权力的真正国王。
在乔治三世之后,英格兰就完全是托利党(保守派,半保王党)背后的英格兰大贵族。
以及辉格党(维新派,主张限制王权)背后的新兴资产阶级贵族。
这两者的天下了。
纵观乔治三世这几十年的执政经历,他前半段依靠王室权威和上一代十分拥护王室的托利党支持,在朝政等各个方面,占据了极大优势。
但伴随着北美的战败,乔治三世的威望遭到了极大的打击,支持他的老托利党也纷纷去世的去世,失势的失势,英格兰王国的政坛,马上就要掀起惊涛骇浪了。
“陛下,虽然新英格兰的情势已经不可收拾了,但印度我们必须要抢救一下。
王国刚刚击败了荷兰联省共和国,俘虏了一大批战舰和水手,我们应当整顿一下,随后派往东方。”
首相罗金汉侯爵看着失魂落魄的乔治三世,有些急迫的催促到,情况已经十分紧急,必须要做出反应,不能再当鸵鸟拖下去了。
“还要打仗吗,威廉,我们还能继续作战吗?”如今才四十四岁,还没有精神失常的乔治三世震惊的问道:
“威廉,我们已经在和全世界打仗了,法兰西、西班牙、荷兰、奥地利。
甚至俄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