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的政务,莫子布已经下旨任命桦山久吉为萨摩相,此人本身就是岛津重豪的家老,深得岛津重豪的信任。
同时,此人还是萨摩藩近思录派武士的首领之一,尊莫子布为圣王而攘夷,对他是非常有好处的。
所以此人算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了。
同时,桦山久吉除了任萨摩相以外,还要兼任瑞恩斯坦为主帅的东征兵团行军司马,负责后勤、接应、安抚等工作。
至于岛津重豪,只要中华在九州的行动稍微顺利一点,他应该也很快就要启程来南京应天府当寓公了。
只不过对于莫子布来说,萨摩藩的问题是小问题,目前事实上最大的问题,还是倭国这一批大名的地位如何处置。
萨摩藩虽然已经投靠,但也只是暂时等同侯爵的待遇,未来必然不可能这样。
特别是原本被萨摩藩控制的琉球,因为主动改为亲藩,爵位已经升到了亲王级别。
目前萨摩人被吓住了不会说什么,日后他们立功,也肯定会以此为标准提出自己的意见,很可能不会甘心居于琉球之下太多,这是非常正常的。
而现在倭国知行一万石以上的大名,有他妈两百多个。
以此推之,真要照琉球王国这个例子来,那不得封出去二三十个亲王,七八十个公侯伯和一百多个子爵、男爵。
若是这样,中华的贵族爵位,是不是就太不值钱了!
而且也不能这么封,目前帝国内,爵位最高的是基本不在国内的鲁王莫子溶。
在国内的,就是莫子布两个哥哥的蔡国公和琼国公,以及首辅李献文的夏国公,陆军上将陈联刚刚获封的越国公。
连次辅建极殿大学士林通这样的皇帝功勋和心腹,也不过是恩平伯而已,要是把倭人爵位封那么高,那这朝廷到底是倭人的,还是华人的。
而要是不这么封,把他们都按照南洋封臣来划分,那就更不行了。
南洋的封臣,独立自主性是非常大的,毕竟是披荆斩棘去开拓,投入大,条件艰苦。
但倭国可不是,那是现成的,要是给他们南洋封臣的待遇,基本不怎么过问藩内的事,比德川幕府管的还松,那莫子布何必打这一场征服之战呢?
于是仪式办完之后,莫子布就将林述斋召见了过来。
此人少年老成,十五岁看上去绝对超过二十五,大大的额头朝前突出,看上去有种古画中高僧甚至佛陀的感觉。
他穿着粗麻衣服,说话沉稳,如果不是少了几分白衣傲王侯的顶级学者气质,确实很有儒门领袖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