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发起战争很容易,随便找个借口,你想打马上就能打起来,但是要结束战斗,那就不容易了。
别说失败者,就是胜利者想要结束战争,都需要时机。
松平定信搭上自己的儿子,是想要给这场他坚持发起的战斗,打一针强心剂。
但很可惜,现实无情的给了他一耳光,因为这不是强心剂,倒很像是在火上浇了一桶油。
渡河的京营立威军以浙江兵为主,主力是当年杭州光复战中狂暴的百姓,混搭一些大虞朝成立后,从浙东处州、温州、台州招募。以及著名的戚家军来源,金府义乌、东阳两县良家子为主。
江南百姓不是不能打,而是生活水平太好而太惜命,不肯拼死作战,且书读得多了,总是会在身上积累一些知识带来的清澈愚蠢。
这种书生一般都不能打,但要是他们遇到一个合适的环境。
比如有人能用理想、责任与纪律把他们组织起来,且作战技能不是必须要童子功之后,书生的战斗力,又是相当恐怖的。
而现在的大虞朝,不但达到了书生武德爆炸的条件,还有另一个有利的条件。
那就是自大虞朝光复江南的这八年中,许多七八岁的孩童,不但有机会成为书生兵,还有机会从小练习杀人技。
他们是看着大虞朝重塑汉人雄风,看着新的洪武大帝从南到北,驱逐鞑虏,光复河山的同时,又打下了一个亘古大帝国的。
所以,他们异常自信,对皇帝相当崇拜,对用刀剑丈量未来,极为热衷。
这种人,在以前朝代的出现的时候,直接就会被视为皇朝的根基,比如汉唐的良家子。
良家子这个词,可不是一般人能当的,那种在苏淞大型钢铁厂、纺织厂打工的牛马工人,给人当佃户的茶农、桑农们,可是没资格当良家子的。
大虞朝的良家子是在江南之地,莫子布复兴山河后,涌现出来的一批中产阶级。
这种中产阶级也不是后世那种完全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概念中产阶级,而是实实在在有产业的,真正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
比如在立威军中,大部分士兵家中要么有二三百亩地,要么有开办了各种厂子,要么有四五条船搞货运。
而他们从小就接受了系统性的良好教育,大多从小学就有军事教官对他们进行系统化的训练。
七八岁就开始训练队列,十二三岁就开始喊着为了皇帝前进,十五六岁三人刺刀术,就基本练习的堪称纯熟。
这种良家子组成的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