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上是这样的。
当新米没有收获的时候,复兴公司联合江户的豪商们,提高价格,大量收购。
这会导致只要有路子能搞到粮食的,都会去买粮食,甚至用强迫的方式,把农夫家里的口粮都强行买来。
而倭国虽然产银铜,但因为常年贸易巨额逆差,国内是没有多少银铜的,所以这些人买米的钱,都是向江户豪商,以及江户豪商背后的复兴公司借贷的。
他们将米收购上来后,高价卖给复兴公司,然后偿还贷款,再把多余的钱存到复兴公司控制的钱庄银行中。
等到新米真的上市,复兴公司大量出米,他们就把钱取出来大量买入,囤积起来等着复兴公司来年收米的时候,来个大赚特赚。
发现了吧,这就是个跟后世高额借贷差不多的庞氏骗局。
不过不同的是,庞氏骗局是你想要人利息,他想要你的本金,而复兴公司,单纯就是为了搞乱日本的市场,摧毁他们米本位的经济。
这其中的价差亏损,是复兴公司来承担的,或者说,就是皇帝本人承担的。
莫子布在派和珅主持复兴公司东瀛分公司这个业务的时候,给出的限额就是每年亏损一百五十万银元他能接受,后来又调高到了两百万银元。
而实际上每年亏损都在一百八十万银元左右,已经连续亏损了四年。
这简直就是白送钱,所有的关东地区倭人,特别是江户市民,都习惯了靠这个赚钱,许多人倾家荡产都把钱砸进了收米的浪潮中。
后来甚至发展到了期货和虚拟进仓,也就是许多人从江户豪商那里买来了大量盖了豪商们印章的凭条,但实际上并没有去收米。
到了高价卖的时候,也卖的不是米,而是这种凭条,从实体,直接走到了虚拟金融。
然后到了今年收网的时候,年初复兴公司突然不来高价买米了,这让许多借了高利贷屯米的一下就陷入了绝境,许多人压根就支撑不住。
到了新米上市,复兴公司来了,照例是大倾销,还伴随着各种谣言和挤兑,直接把米价打到了只有他们收购时的八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这就导致了一个极为诡异的现象,一边是今年寒害,粮食大幅度减产,一边却是粮食价格崩盘。
这绝望的场面,导致大量江户市民破产,每天都有人从城墙上,桥上跳下去往生极乐。
然后还没完,就在大家开始闹的时候,复兴公司控制和豪商和留守的田沼意次突然发出告知。
声言经过商讨,还是可以收米,但收购价格只有往年的一半,还不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