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白龙鱼服
三忠祠太学,这座位于佛山的太学,比在原本广州满城广州将军衙门上兴建的广州太学,还要强上几分。
其与南洋的嘉定太学,南京应天府的金陵太学齐名,是大虞朝最好的三座太学之一。
王贞仪抱着一大摞书本和稿纸,急匆匆走进了学校大门。
甫一进门,王贞仪就长长松了口气,因为只有在三忠祠太学中,才没有人对一个女子做教书先生打扮,而投来异样的目光。
如今的大虞朝,虽然女性不像满清那样被严格束缚,广州为主的珠三角,苏淞为主的长三角又开始出现大量奇装异服的服妖。
许多大家族中,也有很多才华出众的女子能掌握一定的权力,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出现了不少女子学堂。
但是女子在太学成为教授,乃至太学博士、司业这种在传统印象中仍然是朝廷命官的职位,还是有些太过惊世骇俗了。
而且不但是中华这样,在泰西欧洲也一样,甚至更严重。
王贞仪在平原伯叶宪纯的支持下,前往法兰西留学了两年,甚至还是以伯爵养女身份去的,但她仍然无法进入巴黎大学学习。
最后还是因为她的特殊身份,国王路易十六亲自出门准许,王贞仪才得以用穿着男装,留着男式发型的方式,勉强进入巴黎大学,完成了简单的学习和交流。
“司业,山长让你赶紧去一趟他那里,学校里好像来了一位大人物。”
文件很多很重,但好在走了没几步,王贞仪就遇到了好几个学生,接过了她手里的文件。
王贞仪点了点头,看着校门口岭南三忠的雕像,又左右看了看周围川流不息还跟他打招呼的学生,心里升起了一阵明悟。
这大虞的进学制度乃至科举制度,都要经历一次巨大的改动了。
在如今的大虞,当皇帝开始大规模新建太学之后,原本囊括国子学、四门小学、太学的国子监,性质就开始变了。
国子监从最高学府,变成了官员进修班,地位飞速攀升。
原本的国子监生,大多是考不上进士的人去就读,运气好能得个小官,而现在实际上成了高级预备提拔官员进修之地。
特别是皇帝非常喜欢来国子监拣选人才进入内廷侍从文官司以后,原本被进士们看不起的国子监监生身份,成了大多数进士们也要打破头也要抢的香饽饽了。
同时,四门小学的功能也被简化,大量降低难度后放到了小学、高学中去展开。
所以在大虞朝,当国子监的四门小学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