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十年,农历四月初二。
筹备了差不多九个月的承德朝觐大会终于召开。
来自大虞天南地北的华人亲藩,蒙和朝泰四族镇藩五百余家。
西南使司治下,东北使司治下,包括宣慰使、宣慰副使、宣慰同知、安抚使、镇抚使、土知州、土知县等大小两百一十六家各姓土司。
缅王、阿洪姆王、琅公国(琅勃拉邦)、赛公国(占巴塞)这种外藩,全部到齐。
此外还有英、法、(俄)罗,神罗、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使者。
以及天竺地区迈索尔王国,海得拉巴王国、汉川省的缅王代表、阿拉干王代表,渤泥(文莱)苏丹、亚齐苏丹等,也都主动要求来觐见。
‘呜呜呜呜呜!’
所有人都到齐之后,悠长厚重,带着一丝丝远古呼唤一般感觉的牛角声仿佛从天边响起一般。
观礼台上的嘉宾们立刻就站了起来,有些则开始到前边汇聚,因为这是皇帝将要驾临的标志。
果然,随着牛号角声后,鼓乐声猛然奏响,在上百金甲武士的护卫下,皇帝按周礼,打黄罗盖伞,乘六匹白马组成的天子六驾,于一面红底金日月大旗下,缓缓而来。
天子六驾行至皇帝将要登上的观礼台附近,车驾停下,莫子布身着十二衮冕长身而立。
几个身着锦袍的内侍赶紧上前,其一高声喊道:“皇帝诏内外藩镇,勋臣贵戚,文武大臣上前拜见!”
言罢,所有的五品以上的朝臣,各级藩臣,按序上前来,行叩首之礼参拜,山呼万岁。
而这个排次也是非常讲究的,勋臣贵戚、内外藩镇在左,文武大臣在右。
其中文武大臣按品级来,到勋臣、藩臣的排位就很有意思了。
在最前面的,全部是内臣,领头者就是刚从兰州来的皇帝姐夫,原始大股东,西北使司总理大臣,夏国公李献文。
其后各国公、郡公、侯、伯依次而立,在他们后面,才是华人亲藩之主,领头者乃是皇帝义兄,金国大王莫鐏。
这位早年选的好,先给太上皇帝莫天赐当了养子,早早混到了莫姓,成了皇帝也必须要承认的兄长。
后来又把整个柬埔寨交了出来,成功进位为了大王,可以说是非常的人生赢家了。
华人亲藩后面,就是朝和蒙泰四族的镇藩了。
别看这些人爵位听起来就猛,什么这王那王的,但这种王号,根本就不算多值钱。
大虞朝光是有顺义王封号的,便有九位,政治地位上,与华人亲藩的方伯(封臣伯爵)相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