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背不了这样的锅,必须得郑淼这种尊佛之子,皇后之弟,有献国之功的人,才能顶得住。
“苏门答剌岛上近二百万土人,要做到如此,仅凭海陆军一万五千,各省镇军、义从两万,是办不到的。
必须要再抽调人手,起码要战兵四万,民夫八万才行。”郑淼看着蔡牵,作战计划确实不错,杀人这事,他那颗大脑袋也能顶住。
不说别的,单凭他们郑家为了国家让出了整个暹罗国,只要不谋朝篡位,都掉不了脑袋。
但真的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如此兴师动众吗?
“中堂大人,此次机会确系千载难逢,因为亚齐苏丹阿劳乌德丁.穆罕默德.赛亚,是难得的明君。
只有他有这个号召力和手段,能把苏门答剌岛上的所有土著集合起来。
若是此次只打亚齐,把这位苏丹打死了,以后就很难有人把土著们这么整齐的号召起来了。”
呃,郑淼一时语塞,然后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好嘛,本来因为左原伯秦忠持瞒报,以为过来就是简单平个乱,但现在乱子已经这么大了,突然成了一次性干翻土著的好机会。
至于杀人嘛,郑淼一点也不在乎。
他有四分之一泰人血统,在南洋长大到十一岁才回的唐山,是以对于这种典型的南洋争夺生存权方式,极为熟悉,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只是,要完成这样的作战目标,从唐山调兵、调物资肯定是来不及的,只能继续发动南洋的封臣,动用南洋各省的力量。
但发动这些人,各省镇军、过番百姓组成的义从好说,南洋封臣就有些问题了。
不过郑淼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他把手一挥,喊道:“刘不远刘司马,你与蔡楼船倒是意见一致的很。
本官授权你俩迅速拟定、细化作战方案,三天之内,把扩大为全面战争要用的物资和人员,给出一个大概的数据。”
下达了任务,郑淼很快就离开了,因为他要马上赶去新港,与各大封臣,主要是安戴地区的封臣商议。
未几,看着海上若隐若现的风帆,听着蒸汽机隆隆的轰鸣声,郑淼看向了他最重要的幕僚,光中七年(1782)太上皇后甲子万寿圣诞恩科二甲第九名,江西新城县(黎川县)人陈观。
“宾我,你说陛下会允许我动用安戴封臣的力量,来进行此次扩大作战吗?”
陈观摇了摇头,此人很有能力,历史上以三甲同进士出身,做到了内阁学士的高位,属于那种政务和事务能两手抓的优秀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