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收,不然大概率也是赶走了事。
这,就是真正的丛林,人也是丛林的一部分,跟野兽一样,最基础的方面,绝无多少区别。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福康安打了个冷颤,忍不住双手合十低声祈祷。
这时候,他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了,满清的政策,对关外人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福康安现在想来,他用的那些索伦兵,没有半夜起来一刀把他捅死,真的已经是非常非常忠诚了。
呃,实际上这位福大帅还是想的有些极端了,因为只有他们这种到了外兴安岭的生女真,才会遭到这样的极端对待。
其他黑龙江和吉林南部的,还是好一些,因为生活物资相对充裕,也有部落、家族可以依靠。
这些少数地方的索伦兵被征发,只要能几个月送点钱,送封信回家,家还是可以保住的,也有流放的罪人给他们种地,所谓予披甲人为奴,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也就是说,宁古塔以南,相对还是有保障,惨是惨,也能托个底。
打完仗回家,虽然老婆跑了,但儿女大概率因为有家族养着还饿不死,房子塌了,但地还是你的,要米粮过冬也还能买得到。
宁古塔以北,那就生不如死了。
“阿玛,我以后能不能叫你爹爹?”吃饭中,最小的儿子忽然抬头问他。
“对,我也要叫阿玛爹爹!”老二抓着一块汁水满满的鹿肉,也跟着很是兴奋的喊道。
福康安心里升起了一点点的不舒服,但还是慈爱的看着儿女问道:“为什么呢,咱们女真人,不就该称呼阿玛吗?”
听到福康安这么问,两个小的还没回答,他十一岁的长子放下了手中的鹿腿,有些嫌弃的回答道:
“叫阿玛,就得穿兽皮,住深山,别说白面馒头和米饭,就是红薯粉条也吃不上多少,到哪都被人当鞑子嫌弃。
叫爹爹的,那就是汉人,住在有栅栏的城里,穿好衣服,盖厚被,白米饭伴霜和猪油,要吃多少有多少!”
听到哥哥说白米饭伴霜和猪油,其他三小只馋坏了,虽然啃着肉骨头,但还是疯狂的咽口水。别说他们了,福康安的两个女人都馋了。
在这外东北,吃肉并不稀奇,野生动物多,傻狍子满地都是,打一个能吃好几天。
但是,这种没多少油水的肉,根本没人稀罕,全是蛋白质,越吃越饿,常年吃这玩意不搞点玉米棒子,能把人吃死。
在福康安居住的,这个靠近后世俄罗刹鄂霍茨克附近的地方,一头三十斤的狍子,连一斤肥猪肉都换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