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两人的点点滴滴,拿破仑都忍不住黯然神伤。
所谓为赋新词强说愁,绝对是经验之谈。
在人类社会中,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贪嗔痴,永远是文学创作的最重要源泉,为什么拿破仑的爱情小说如此出色,那是因为他真的被狠狠刺伤过。
这位让拿破仑直到晚年都念念不忘,当了皇帝后还主动给她写信说‘不论发生什么永远愿意帮助她’的姑娘,名叫卡罗丽娜.科隆比亚,是拿破仑在拉斐尔炮兵团服役时,邂逅的当地富商之女。
历史上拿破仑1787年与卡罗丽娜分手,一直到1794年,才喜欢上嫂子的妹妹欧仁妮,可见这段感情对他的伤害有多大。
“波拿巴,听说上帝宠儿m一世大公,要强行进入布鲁塞尔,同学们都图书馆在集会,准备向国王陛下请愿,法兰西必须派出军队阻止这场流血冲突。”
就在拿破仑刚刚从emo中走出来一会,与他亲近的同学们纷纷前来告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m一世大公这是在无视法兰西王国的威严,布鲁塞尔法兰西人的权力,不能这样任由外人践踏。”
这话其实有点搞笑,因为布鲁塞尔或者说整个比利时说法语的瓦隆人,其含意就是外人。
这些瓦隆人,只能说是高卢人的近亲,其对高卢人不算很亲近,但在法兰西国内,这些年却不断涌现出瓦隆人也是法兰西人的观点。
这种观点,其实是代表着拿破仑正式将民族主义概念在欧洲推出来之前,欧洲的民族主义萌芽已经开始了。
毕竟按照相近语言和文化习俗来划分彼此,比按照归属于哪个国王、大公统治要直接、醒目且合理的多。
而同学们之所以会来找拿破仑,是因为这家伙,跟历史上记载的那个被同学排挤,沉默寡言又孤僻的形象,不能说完全相反,也至少是七八成不属实。
拿破仑真要是那样的性格,他大概率不可能取得后面那么大的成就,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作为一个科西嘉乡巴佬,拿破仑到布里埃纳军校等地求学时,遭受排挤、奚落是肯定的,但拿破仑却不像描写的那样处处受气。
相反这家伙很彪悍,不但遇到歧视会二话不说上去就打人,他打人的阈值还特别低,很多根本到不了挨打的言语,也会遭到拿破仑的无情殴打。
而且还因为他战斗力挺强,基本都能打赢。
所以拿破仑根本不是一个霸凌受害者,而是校园里次次打架斗殴都有他的年纪小霸王。
同时,拿破仑也没有那么矮,他至少有一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