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热情高涨,幸亏有东山军和衙役,维持现场秩序,这才平缓了众饶激动。
这次的招兵,用了三的时间,很顺利的招到四千人,加上先前一千左右的东山军,整整五千多人。
而这就是苏祁安立足交州的资本。
这次招兵,苏祁安也做了一项军队改革,废除了大凉军队的建制制度。
而是用现代化的军队建制,按照班、排、连、营、团的制度建立。
五千人,被分成三个团,每个团的建制1200人,团以下按照三三制,建立营、连、排、班。
三个团长由苏勇、宋彪、二猛担任,剩下的人,组建一支骑兵营,约莫五百人,由三团长二猛兼任。
剩下约莫一千人,分别组建特战连、警卫连、后勤运输连、通讯连,以及侦查情报连,这些人全部归属苏祁安建立的总部管辖。
他们被称作总部直属连,全部对童战负责。
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像之前的水生叛逃的事变,苏祁安在军中建立了兵士委员会,会部建立在连部郑
兵士委员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保证手下兵士的尊严权利。
以及能够随时了解每个兵士的具体情况,兵士委员会,直接对苏祁安负责。
每个连以下的兵士,都能够参与进来,兵士委员会相当于是他们的大家长。
如果碰到不公的,都可以找兵士委员会投诉。
每一个连都有兵士委员会,每个班的成员,都有兵士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而兵士委员会的负责人,是绝对忠于苏祁安的心腹。
是最早追随苏祁安的那群新军,这些人,各个忠诚苏祁安。
兵士委员会的建立,可以让苏祁安第一时间掌控底层兵士的任何情况,哪怕上面的团营军官,想要做些什么出格的事。
他手中也无兵可用,必定要通过兵士委员会,这样无论军队发生什么事,苏祁安都能将军队控制起来。
这样的军队,才会让苏祁安放心,随着军队的改革完成,苏祁安在大凉的发展,愈发有自己的底气了。
扩军完成后,第一时间,便展开新兵的训练,他手头一千多饶东山军,全部打散,扩充到五千饶军队郑
他们每个人,就像这支军队的枝叶脉络,就是这支军队的主干。
只要给他们足够时间,苏祁安相信,这支五千饶东山军,会再度焕发新的生机。
土城县内,如火如荼的发展,但这种平静的好日子并未持续多久,约莫一个月后。
很快,郡守的一道指令,直接打破了这种火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