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当时秦地不够稳固,大哥不能过去,派外人又不放心,只能在我们兄弟间选。”
“而我作为最大,还算懂事的,自然就被封为了秦地,为今后的迁都铺好道路。”
到此处,秦樉不免长叹一声。
“可谁能想到,之后大庆就各种灾祸了,迁都的事儿也就被搁置了。”
“有人这灾祸,就是因为大庆龙脉太弱导致,镇不住国运。”
“只是父皇忙于救济,加上京都人全力救助下,迁都的事儿,自然也就被耽搁了。”
秦樉感慨万千。
无论哪个地方,都是希望自己那成为下中心的。
那将代表着源源不断的好处。
子脚下,总会自觉高人一等。
故而京都人是不希望庆皇迁都的。
以至于下遭灾,京都融一时间出钱出力去救助。
灾民南迁,京都人也全力帮忙安置。
这才没让大庆出什么大乱子。
这番情义之下。
庆皇这辈子恐怕都迁不了都城了。
被京都人捆绑的死死的。
于庆皇而言,下间没有比京都人更好的子民了。
他们也值得生活在子脚下。
当然,百姓是百姓,百官是百官。
大庆百姓淳朴,没太多心思。
可百官就不一样了,千方百计的想要江山永固,而他们的官位永固。
若是能在大庆做到地方布政使的,已经堪比一方诸侯了。
权力不可谓不大。
甚至在某些地方,约束比藩王们更。
至少官官相护,官员们都觉得有机会能做到布政使,甚至宰相。
可他们永远做不了藩王。
凭什么有个好出身,就可以一生富贵,坐拥世间一切最好的东西?
看藩王们不爽的人,可绝对不止一群两群。
百官们与藩王的矛盾,更是由来已久,被秦樉更是多次激化,再到后来挟持晋王造反等等。
大庆内部表面看上去即将迈入鼎盛。
可内里的,矛盾斗争依旧存在很多。
以至于秦樉之前提醒秦风,让秦风去了京都万分心。
秦风隐隐也猜到了。
“父皇之前杀了不少官员,可绝没做到真正的斩草除根。”
“二哥是想对我们藩王不利的,暗中潜伏很多,可能会趁着我归京后下绊子?”
秦樉重重点头。
“正是如此,我与老三老五都遭遇过,老四可能也是因此没的。”
“也就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