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您看来,这是宣传,还是事实!”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经那名穿着青布衫的青年提出之后,立即使得礼堂内为之一静,所有人都在等等着张文星的回答,邯彰之所以吸引着许多青年,正是因为那里充满着希望,而对于这些满怀理想主义的青年来说,他们会认同那里,一是因为认同那里的梦想,二则是因为那里就像是他们想象中的理想国一般,在那里没有忍饥挨饿的百姓,没有横行无忌的贪官污吏,那里的一切是那么的完美,完美到有些让人难以相信,但那里的一切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答案,而在拥有自己答案的同时,他们又渴望能够从可以信任的人那里听听他对邯彰的看法,而张文星就是一个这样的角色。
“首先,我需要强调的是,邯彰从来没有消灭贪污腐败或者大多数不公现象!”
与报纸上的报道不同,张文星并没有给予直接回答,而是先否认了这一观点,在他来之前,保安局曾有官员提醒他,在北平大学有许多学生“活跃分子”,提醒着他发言需要谨慎,要注意对方的“陷阱”。
在读大学的时候,张文星同样也是一名激进青年,他当然知道那些“陷阱”是什么,自然显得极为谨慎,而在他的话声落下时,整个礼堂时顿时一片哗然,一些学生的脸上似乎露出了笑容,现在他们找到了一个说服同学们不要去邯彰那个“万恶的物欲横流的充满资本主义腐烂气息之地”的理由了,而且这个理由还是由邯彰的官员提供的。
也正因如此,他知道,这个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自身就带着“陷阱”,如果他按照报纸报道回答的话,对方就会追问他一些近期发生在邯彰的官员贪腐、渎职事件,那些都公开报道。
“那……”
在提问的同学试图打断张文星的话语,以便确定这一回答时,张文星却伸手大声说道。
“很多现象不是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消灭的,现在邯彰只是在尽可能的通过不断的完善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去制约这些现象的发生,并使这一现象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纠正,我想如果你们有阅读过《邯彰日报》的话,应该注意到,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官员被迫辞职,而在一年前,平均每天都有官员辞职,他们之中有人玩忽职守、有人渎职、有人接受超标准礼物,有人违反公务用餐标准,亦有人贪污或者受贿,在他们中,有一些人在辞职后,就遭到地方检察官的起诉,但是什么在迫使他们辞职,是什么在监督着这一切?”
在台下,于新民听着台上的学长在那里回答问题时,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