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保了,决不能向日本人屈服!打烂了‘南开’可以再重建,国家一旦灭亡了,还谈什么教育!”
在张伯苓提及“南打打烂”时,他不禁热泪盈眶,听者无不动容。
在这时,一旁的梁实秋则立即接着说道:
“昨天我在松树路漫步,看到路旁石头上刻着马占山将军的一首诗,慷慨激昂,颇有岳飞《满江红》之遗风。”梁实秋说着,抑扬顿挫地吟哦起来:“百战赋归来,言游匡山麓。爱此钦崎石,状如於菟伏。摩挲舒长啸,狂飚振林木。国难今方殷,国仇犹未复。禹迹遍荆榛,恐汝眠难熟。何当奋爪牙,万里飞食肉。马占山将军把林中之石喻为小老虎,都要奋爪扬齿,去飞食日寇之肉,何等壮怀激烈。诗是民国二十二年写的,如今已是二十六年了,我们还没有实施抗战,多少“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啊!”
一向以脾气暴燥而闻名的傅斯年则紧接着又补了一句:
“再这样下去,全国人民都要成‘遗民’了,‘王师’又在何处耶?!”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忽听有人高叫:
“管明棠先生来了。”
在过去的几天间,管明棠和邯彰一直吸引着外界的注意力,先是邯彰的军事总动员,随后人们从邯彰的广播中听到一个个有关动员的有关战争的“战时条令”的通过,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当中国许多地方还在为“战或和”而犹豫的时候,邯彰已经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不需要任何宣言,不需要表述任何主张。
或许,管明棠并非毕业于军校,但是当年义勇军五十八路军的辉煌胜利,却让人们相信,他一定能够率领邯彰民团创造一个个新的战场奇迹,让国人再次品尝胜利的果实。
进入大厅之后,管明棠则逐个与的各位代表握手,当他来到张伯苓面前,张伯苓则紧紧的握着他的手说道,激动地说:
“哲勤,我在来的路上,便听说了你们邯彰实施了军事总动员,实在是让人大为鼓舞啊!实是我华北之骄傲!只盼望您和邯彰民团众将士,能早日开赴战场,为国立功!”
而管明棠则连忙说道:
“张伯老毕生为民为国,世所敬仰。在此民族危亡之时,又深明大义,极力主张对日作战,实为国人之楷模呀!”
在与众多代表们一番相互的恭维之后,梁漱溟则在一旁笑说道。
“哲勤,要不,你对大家请些什么吧!”
多年来的合作,尤其是邯彰以及山东村治的成功,使得梁漱溟对管明棠可谓是推崇倍至,这时,他自然不介意利用眼前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