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邯彰人,日军要占领邯彰,他们自然要拼死抵抗。从他们没有全面反攻,就能看出这一点!所以,只要日本人不进攻邯彰,第十六集团军就不会主动进攻。”
走到地图前,史迪威看着地图说道。
“你看,随着山东的陷落,因为徐州一带的中国军队尚未完成集结,所以北支派遣军很有可能会乘势南下,进而与上海派遣军合兵一处,直接威胁中国的首都南京,如果首都沦陷了,上海还能够保全吗?随着上海、南京甚至浙江,这些繁华地带的陷落,那么,约翰,你觉得到那时,中国还有可能不在投降协议上签字吗?”
在自许为中国通的史迪威看来,随着山东的陷落,很快整个华东都将在华北、上海两个方向日军的进攻下而陷落,到那时,中国人除去投降之外,就不再有其它的任何选择。
“可是,现在中国人正在动员更多的军队!”
约翰?马斯顿上校依然有些固执的说道。
“而且,我了解那位委员长,他是军人出身,不是政客出身,首都和繁华地带的陷落,或许会让战局变得对中国更加的不利,但是他是绝不会投降的,中国很大,他可以撤到安徽、湖北,甚至湖南、四川继续抗战,到最后,只要他们不投降,他们就一定会获得胜利的,这一点,是不需要怀疑的。”
“可,中国总归是一个弱国,或许,他们的士兵很勇敢,但是约翰,你要知道,中国的那些指挥官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就像管明棠一样,如果他能够乘势反攻的话,也许,现在他们已经收复了北平,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根本就是一群世界上最愚蠢的指挥官,想要保住中国的话,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欧美国家的军官指挥这支部队,由美国的或者欧洲的军官出任营以上军官,就像英印军队一样,否则,相信我,靠中国自己,靠他们的那些无能的军官,中国根本就是无可救药!”
“不,我的朋友,我并不赞同你的这一观点,”
约翰?马斯顿清楚的知道,史迪威骨子里看不起中国人,包括那些在他眼中“还算勇敢”的中国士兵,他之所以“看得起”中国士兵,是因为他骨子里存在着种族偏见,他相信这些“愚蠢”的中国人,只配充当炮灰。
“他们没有乘胜追击的原因非常简单,我们应该看到,在日军遭受重创的同时,中国军了人同样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而且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对于任何一名理智的将领而言,与一个工业国家的现代军队作战时,在取得战役胜利之后,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确保现有战果,而不是乘胜追击,”
耸耸肩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