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财富,更重要的是自身石油供应的安全。当然,他同样也知道,这座油田同样也意味着风险。
“在战前,我们进口了二十万吨石油!”
放下手中的电报,管明棠看着金开英说道,石油,没有什么比石油更重要的了。
“可是现在,我们的石油储备只有十二万吨,如果不是玉门的石油运了过来,恐怕,我们只剩下几万吨石油。”
“先生,如果濮阳油田与设想中的规模相近的话,那么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我们都不需要为石油的供应担心。”
作为安全燃料的总经理,同样也是一名石油专家,金开英清楚的知道,邯彰对于石油的需求,在民间拥有7。5万辆汽车、拖拉机,而军队又拥有大量的汽车、战车,而北方公司投资的矿场,亦有上万辆卡车,这些车辆,每个月都需要数万吨燃料,而且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在未来,这里将消耗更多燃料,甚至可以说,也许几年后,仅只是一个玉门油田,远无法满足邯彰的需要,甚至无法满足军队的需要。
“500万吨,三年后,如果濮阳油田可以达到这一产量的话,那么完全可以保证未来几年我们的石油安全。”
对于500万吨的石油产量,管明棠并不怀疑,现在规划中的近五百个油井的位置,都是根据自己在另一个时空购买的“废井”经纬度选定的,在历史上,这些油井曾经使中原油田达到700万吨,并连续两年保持600万吨以上的产量,如果加上玉门油田的产量,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没有石油,军队的战车就很难开动,杰如,这座油田,是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保证,请你向公司的职工转达我的祝贺……”
没有石油……在话音落下时,管明棠的眉头猛的一皱,像是想什么一样,他猛的站起身,然后来回的踱着步子,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没有石油的国家,可不仅仅只有中国,日本同样也是,正是为了防范日本,公署才耗费大量的资金租用了整个油田的土地,借以“军用”的名义,秘密开采石油。
但德国,在二战时,不也是同样面临着石油困境吗?甚至其石油供应比日本更为恶劣,若非德国人早在战前便研发了合成燃料,希特勒绝不可能发动这场战争,在二战时,盟国正是通过对罗马尼亚油田以及德国合成燃料工厂的轰炸,使得德国陷入燃料不足的困境。
石油不足制约了德国的军事行动,甚至制约了德国的军需生产,正是由于石油资源的匮乏,二战中德国战车最终因缺乏燃料而停止前进。霸权因油而始,也同样因油而终,对于工业化国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