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亦是支撑着中国军人战斗下去信念,但最终,面对残酷的现实,明棠选择了接受……”
大声宣念着这份遗书,泪水再一次从老记者的目中流出。
“确实,我们有保卫祖国的信念,并且明棠一直认为,抗战对中国是有益的,抗战最终将推动中国真正走向统一,走向富强,走向现代观念的国家,因此明棠在战前即提出“抗战建国”之理念,而时至今日,77之后的中国,无不在印证着这一切,我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团结的中国,看到凝聚成一块磐石的中国,此时的四万万万五千万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前进——赢得战争胜利……”
到此时,老记者已经泣不成声了,又一位人接了过来,继续读了下去。
“今天,我希望能以个人卑微的生命,抚去国民心中的怒火,从而不至有损于百万将士血所唤醒的民族魂,这恰是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得到的最宝贵之物……当然,想到一但停战协议缔结,命令直到此时仍然为国忠勇作战的战士们停止作战,对我来说是极难接受的,但是,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必面忍下这世间最难忍之事……想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典故,想到我国以如此薄弱之国力,抵抗强国入侵之牺牲,我忍住一切他想,以忍下世间所最难忍之事之决心赞同停战……我扪心自问,如果就这样停战,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死何异?隐忍并不会让我们失去勇气和意志,只会在某一天,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因此,我的同胞们,希望你们,并且我相信,我相信同胞们能够怀揣“卧薪尝胆”之志,在接下来的数年间致力国家建设,迅速实现国家中兴,在此之前,为中国之未来忍其所难忍之事!”
(在设定“停战”这一情节的时候,无语的内心可谓是百般纠结,但在研究了当时的史料后,无语却知道,南京选择停战的可能性极大,同时对于中国而言,停战或许可以带来异想不到的收获,而这个截然不同的二战,也正是从这里时,与大家所熟悉的历史变得截然不同起来,在设定这个情节的时候,无语考虑过种种可能,最终确定了这个情节,一是因为它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二则是因为,只有如此,中国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战胜利国,而不是那个比战败国更为悲惨的战胜国!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总之,最终这个推演一定会让大家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