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半来自农业,所以土地和农民变成了私人军队必须控制必须争夺的对象。私人的军队也必须控制一个区域中的民政系统,才能从那个区域中取得养兵所需的资源。在贫穷的经济状况之下,能取得的养兵资源不多。这些私人的军队只能关照到粮饷、装备、服装,没有余力兼顾士兵的医药、教育、文化生活,更没有余力照顾军人退伍以后的生活。这样的军队对国家的现代化无益有损。中国产生了这样的军官和军人,就是军阀。”
“对!”
用力的点头赞同道,蒋介石则补充说道。
“军阀有三个特点:第一不顾国家利益,而且勾结帝国主义,依附于帝国主义;第二,不顾民众利益,自筹军饷,而且剥削人民以自肥;第三,不知有主义和党,不服从最高行政负责人或负责的政治机构,以致军队的指挥和管理系统不统一。”
如果是在去年之前,在谈论这一问题的时候,他或许会重复过去的观点——是军阀就要打倒,只有打倒了军阀,中国才有富强和完善国防的可能性,但是现在,他却说不出,也不能说这样的话,在过去的一年中,他蒋中正的军队伤亡惨重,同样各地方军阀的部队,伤亡亦极为惨重,他们在抗战中尽了自己的力量。
“但,委员长,现在这一切却随着去年的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来自全国各地的军队,云集于华北、华东、华中各地,他们离开了本省,使得他们对中央造成了依赖,而部队基层军官以及士兵的伤亡,又令中央补充了大量他省士兵和中央军校军官,现在各支部队,既离不开中央的军饷、后勤补给,恰又因战事带来的大量损失,使得各部队混编有大量的中央军官以及他省士兵,因此,没有比现在更适合对****加以整理、改编的时机!”
中国对日本的不胜不负,不仅让法肯豪森将军看到了中国的潜力,同样也让德国看到了中国的战争潜力,或许,对于德国而言,中国不像日本没有强大的海军,但却有着建立一支强大陆军的潜力,而且,中国的资源又可弥补德国资源的不足,中国对德国机械的需求,又满足了德国工业界的市场需求,亦正因如此,柏林才的态度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更发有利于法肯豪森将军在中国的工作。
在两个月前,当苏联因中日停战协议的缔结而撤回一切对华援助承诺之后,柏林发回密电,要求顾问团充分发挥对华影响力,在促成德国在华利益的巩固的同时,全力协助中国实现军队的现代化。
在了解中国军队本质的法肯豪森将军看来,实现中国军队现代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