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他随即走进了这座公署。
“怎么样,现在莫斯科有什么情况吗?”
在进攻办公室后,管明堂摸了摸头上,头上似乎有些雪,不过他并没有立即擦去,而是示意一直在办公室外等着自己的曾澈坐下去。
随着对苏蒙军第一集团军群包围的形成,现在管明棠倒不再像过去那般关注前线的战况,反而更关心莫斯科的反应,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大打出手,正是基于一系列原因的考虑,比如,现在苏联同时陷入芬兰、外蒙两场战争,两场先后大规模打响的战争,有效了限制了苏俄的进一步行动,至少到明年之前,苏俄方面都不可能对新疆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时机,对于战争而言,时机无疑是最重要的,有时候,选对了时机,其效果甚至强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军队,就像这场与苏俄之间的战争,自己就抓住了时机,首先是苏联的大清洗摧毁了自身经验丰富的军官团,再者,就相对有利的外部时机。
爬坡最难下坡处。自古用兵多不败于“上坡”时的进攻,而败于没有做好进攻后“下坡”,战争一旦开始,最大课题就是怎样结束战争,正因如此,管明棠才会关心莫斯科的反应,他们是继续扩大战争,还是尽早结束战争。
“老板,今晚7时45分,电讯中心破译了一份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发往武汉的机密电报”
话时,曾澈从公文包中取出了那份电报。
电报的内容极为简单,要求其与中国政府以及北方方面进行直接接触,以结束发生在“蒙古边界线的不愉快事件”。
“发生在“蒙古边界线的不愉快事件”……”
文字游戏!
几乎是下意识的,管明棠突然有一种想要大笑的冲动,这种轻描淡写是出自于苏俄官方吗?当直是出自于莫斯科吗?
在这一瞬间,管明棠甚至都怀疑,这是不是意味着斯大林已经失去了权力,否则,以那位拥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斯大林同志”又岂会同意用这种软弱的文字描写现在的这场战争。
“曾澈,确定这是来自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的电报?”
疑惑间,管明棠甚至怀疑起这份电报的真实性,他想象过各种可能,但却从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苏俄会示弱与已。
“老板,这,完全不需要进一步确定!我可以肯定的说,这确实是出自于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
从曾澈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管明棠站起身,然后默默的点着一根香烟,斯大林为什么会主动示弱?甚至不惜通过玩弄文字游戏来结束这场冲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