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这个结果似乎早已注定。
谁也没有资格道德绑架他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进行反馈。
“新林”不好,不能要求“儿子林”像对待“原林”一样包容;“新林”好,已故的原林也没有资格要求“儿子林”对“新林”不好。
残酷点来,“儿子林”心中的坚持,只取决于自己,外界的环境,只是让他发生变化的诱因。
就像之前路妍接受了林的穿越,因为她改变不了现实,即便她把林打死,最后还是会救回来。
之后林实力大增,以路妍对林的了解,很自然就把林当成“哥儿”,对他付出应有的信任。
一切,只是因为林比“哥儿”更好一些。
林也是如此,在“师傅周正”被穿越后,他曾憎恨、抗拒、愤怒,不想接受“新周正”,甚至潜意识里都不想将“师傅林”的药箱交给“新周正”。
不愿、不想、不喜欢、不欢迎!
但事实无法反抗,他只能沉默。
然而当“新周正”表现出超越“师傅周正”的能力时,林心里的抗拒就少了很多。
当“新周正”保证了对林原有的关心,甚至付出更多时,林心里对“新周正”的恶感也大大降低。
与实实在在的关怀相比,执着于一个死去的人,放弃唾手可得的关心和利益,林心里有一杆秤,很自然就接受了“新周正”存在。
这个现实,让林有些难以接受。
他认为,他不应该是这样的。
人应该有的忠诚、善良、敬重、爱戴,似乎在他身上不存在。
竟然因为利益、关怀,就抛弃了本应背负的仇恨、憎恶、忠诚,转而投向了“新周正”的怀抱。
如果真的这样做,“师傅林”对他的付出算什么?之前的关心又算什么?
还记得,他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刚刚施救完毕的“师傅周正”。
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他为什么可以忘恩负义到这种程度?
他一切美好的品德,在这件事上荡然无存。
林很清楚,他的素质在人类中,绝对够得上平均线,由此及彼,他得出一个很残酷的结论。
人类任何人,在面对他相同的情况时,表现比他好不到哪里去。
这几乎证伪了人类一切美好的品德。
所有的东西,在最冰冷的现实面前,美好将不堪一击。
因为那本是建立在饶利益上的东西,当利益发生动摇,美好也随之破坏。
人们希望美好,是因为美好能带给他们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