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祝明月的打算,但揠苗助长要不得,“明月,你以后的重心该不会就放在春风得意楼了吧。”
我们的生意怎么办,放生了吗?
白秀然已经走了,祝明月也不避讳,“春风得意楼是借来下蛋的鸡,外面这一摊才是我们自己养的猪崽。”
“三成股,还不值得我卖命。”哪条法律规定打工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按各州举进士归属吏部管辖,杜乔今日再去衙门,依然未曾听到开试的消息。
科举初创,一切制度尚未定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照林婉婉的法,自己就是被摸的石头,能不能被顺手带上岸犹未可知。
满怀心事不知如何抒发,信步而行不知不觉走到一水池边。
抬头见水池边站着一女郎,好一会一动不动。
杜乔急忙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这女子他认识,正是千里迢迢来长安投奔褚生的河北女郎,约莫只知道她姓赵。
今日其实是二融三次见面。
第一次是褚生家门口的热闹。
第二次赵娘子被流氓逼进暗巷欲图不轨,杜乔正巧路过见恶事发生,附近无人又没有趁手的武器,他一个文弱书生逼不得已在墙角捡了块砖头正准备冲进去。
谁料赵娘子从腰后掏出一条鞭子,鞭影凌厉三五几下把流氓抽得躺地求饶。
赵娘子不欲将此事声张,收了鞭快步离开。走到巷口看到拎着砖的目瞪口呆的杜乔。只以为他是故意收买流氓演英雄救美戏码,俏口一吐,“滚!”
曾见过这个书生和褚生走在一起,两人一伙的。
走出几步便知道自己想错了,有准备的人会拎着砖头出现,他是真的想救自己。可恶言已出,转头道歉放不下面子,只能快速离开。
反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褚生混在一起的都不是好货色。
杜乔不以为忤,他见过乡野的粗俗,观过长安的富贵繁华,也悬着心肝见识过匪寨的血腥。
赵娘子所遭所遇真的是意外么?
她又不是祝明月等人无知无畏敢在城中孤身行走,出门应是极心的。
前几日有一位恶少被打得鼻青脸肿塞着状纸口供套进麻袋,青白日扔在京兆府门口。
大理寺少卿恰逢其会,直言慈恶性事件必须秉公办理。
为何?
虽然“义士”尽量掩藏行迹,可在积年办案的官吏眼中还是能找出一丝蛛丝马迹。
问题在几份口供上。
写字的是女人,且左手书写,懂律法或者身边人极熟悉律法。毕竟普通士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