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是一个“正统”的将军。跟着这货,生死不一定未卜,但经历一定离奇。
至少李开德和孙昌安跟着翻了几文书,对县衙运作和里头的猫腻知道不少。
李开德:“祖坟冒青烟了。”
孙昌安:“冒烟哪成,这是祖坟着火啦!”
范成明对三司的人翘首以盼,也抵不过吴越在城外有地利之便。
段晓棠和庄旭昨日已经将营地布置好,将二三营的位置留出来安营扎寨。
队伍一到,段晓棠带着人过去安顿。热汤热食早已准备好,疾驰而来,想必辎重没带多少。
宁岩:“辎重后续送来。”
段晓棠轻轻点头,“嗯。”
周边只有片匪患,后续两千饶辎重送来,杀鸡焉用牛刀。
难道吴岭有其他安排?
吴越先见宁岩,不论亲疏远近,态度总要拿出来。他的根基在南衙,在右武卫。
问过一路经历,道一句辛苦,好生抚慰一番,方才让人下去。
三司之人事情只知道大概,华阴藏有私兵,有人预备谋反,但具体情况皇帝只让他们和吴越交接。
岂料吴越第一句话,就把他们镇住了,“私兵首领服毒自杀,所有的证据都被销毁。”
看起来似乎是一桩无头公案。
庞谦止住嘴角抽动,“全部销毁了!”
吴越显得有些尴尬,“为震慑谷内私兵,举的是父王的王旗。”
庞谦无话可,造反的人遇上河间王,哪有好果子吃。知道难以逃出生,一不做二不休,销毁所有证据,行事倒是干脆。
若知道对面是吴越,兵员人数相差不大,不定还会搏一搏。
难怪皇帝只让他们同吴越交接,交接个鬼,这是要重头现查。
护卫将一叠纸张放在三司三位官员面前。
吴越:“首领刘三郎行事谨慎,与人接头从来不露马脚。但私兵不事生产,衣食日用全部仰仗外来。”
“外人不能进山谷,大宗货品只能自己出去运输。这些是从俘虏的私兵口中审问出的,历年谷内粮食、布料、药材……来源的田庄铺子。”
最直接的证据被销毁,功劳少了一半。吴越“将功补过”的思路倒是没错。
大吴商品经济不发达,遑论县城华阴。
几百饶粮食、衣裳鞋袜通通外购,这样的情形少见。养得起这么多饶通常有自己的田庄庄园,女眷可以参与缝制。
唯独私兵性质特殊,只能外购。
庞谦试探道:“敢问世子,这些人在何处?”
吴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