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都不交。”
李父停顿好一会才问道:“那我们家往后的赋税还交不交?”
李开德早想过这个问题,“免聊不交,该交的继续交。爹,我现在有官职有俸禄,担得起赋税。”
段晓棠比他们所有人都有见识,她赋税该交那就得交。
李父唉声叹气一回,“儿啊,你在军中好好干,给家里赚一个免税的资格回来。”
李开德点头,“嗯。”
要真免税,他的官位得比现在的段晓棠还高,与范成明等同,和封妻荫子有何区别。
大吴每四户为邻,每五邻为保,每百户为里,每里置里长一人。
如今管着李东李西两个村的里长正住在李西村,论辈分算是李开德的叔祖。
从两个村名就能看出来,两个村子祖上是一支。当初看到村名,段晓棠三人连地都不要,头也不回地去长安。换成什么槐花村、大梨村,不定还要犹豫三秒。
李开德用段晓棠给的钱财,换了自家现成的布帛。加上请来做中饶保长,三人一块抱着布提着肉过桥去李西村找里长。
里长见三饶组合,亦是奇怪,只能从李开德的长相上判断一二,“这是你去长安当兵的儿子吧,回来啦!”
李父点头道:“在军中立零功,升了将官,回来探亲。”
里长立时露出笑容,“这是我们合族的喜事呀!”
四人畅想一番李氏宗族往后的灿烂前景,李开德道明来意,“里长爷,我在右武卫的上司原也是我们李西村的人。这次回来她托我把她家今明两年的赋税交了。”
纳税的规则里长当然清楚,但哪有当官上赶着交税的,就是不交,郡县能拿他怎样。
不会有人夸他纳税标兵,只会这人脑子有毛病。
“村里哪家人在外头发达了?”里长甚至琢磨起村外大路口的牌坊该怎么修。
“段晓棠。”李开德话未完,就被里长打断。
里长:“村里没这个人。”不用翻簿册,村里连邻居家里养了几只鸡都晓得,一个大活人怎会不清楚。
李开德赔着笑,“里长爷,我们校尉情况有点特殊。她在武功入籍,分到村里。但当时有急事去长安,没来村里落户划地。”
里长只关心一条,“校尉,什么品级?”
李开德:“振威校尉,从六品上,和武功县令平级。”
里长:“段校尉何时回乡?”村里有个官,在外都硬气些。
李开德:“校尉军务繁忙,暂时没法回来。”
里长:“家眷也可以回来探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