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有其特殊性,不似文官真落到纸面上,但默认的规矩是,父子兄弟同在一卫,的做到校尉就到头了。
想拜将,去其他卫。
范成明要真跟范成达身后,定然不可能在左武卫拜将。
所以默认地做法是,你提拔我兄弟,我照应你儿子,简称南衙特色换家制度。
那些几代在南衙效力的将门,谁家没几个在他卫任职的亲戚。
祝明月梳理过部分将官的家世谱系,猜测吴岭软刀子硬刀子一起上收拢南衙,不定借用过这个规矩。
左卫的将官想拜将,不卡你军功,但调令需要吴岭批准。调去右卫,一滴墨撒在大海里,大海仍是大海。
一点一点地蚕食稀释,几十年来,左卫的中坚力量被抽调一空,剩下的只有一些老骨头和愣头青。不想人才继续凋零,就只能向吴岭靠拢。
同样的道理,将领出征,家眷留在长安,既是解决后顾之忧,亦是人质。
从权利分配而言,如果范成达出征,兄弟俩不可能走一路。
毕竟左右武卫加起来,好几万人马。
单以官职论,只有范成明回避范成达的份。
庄旭理清段晓棠的顾虑,解释道:“姐夫和范二不是亲兄弟。”
段晓棠:“啊!”
以范成达毫无顾忌的打是亲骂是爱,情到深处一脚踹的作风,不亲哥,亲爹也不差。
庄旭:“他俩是堂兄弟。”
段晓棠瞳孔微微睁大,如果没记错的话,范成明过,兄弟俩一个娘胎里出来的。
庄旭:“范二时候过继给他二叔了。”
段晓棠合拢嘴巴,是我思想肮脏。
庄旭:“所以姐夫和范二各自领兵,无需过多回避。”
名义上是如此,但实际上怎么操作,还得看吴岭的安排。
吴越三人都清楚这件事,所以不约而同没有提起,只有段晓棠不知道。
法是这般法,但实际上,只看段晓棠和范成明混了快一年,都不知道内情,可想而知兄弟俩的感情有多坚定。
不管亲兄弟还是堂兄弟,我们都是兄弟,但名义上你挑不出刺来。
范成达要真有个万一,身后有儿子归儿子,没儿子就归兄弟。不管从血缘还是礼法,范成明都是他最亲近的人之一。
将军难免阵前亡,将门之间过继不乏事例,多是为香火祭祀,兄弟之间家族子嗣再分配。
至于私底下怎么称呼,心理上如何认同,各人有各饶法。
范成明入仕起点高,除开范成达的面子,还因为用了他二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