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的百戏图样。“桃园结义有刘张,打《诗经》一句。”
刘关张结义,是《三国演义》的私设,若是未曾读过此书的人,十成十不知道的是何事。猜个十万八千里也不算事。
杜乔沉声道:“兄弟既翕。”
摊主惊喜道:“郎君猜对了!”将灯摘下来递给赵璎珞,他看出来,是这位娘子想要的。
摊主疑惑道:“帮我出谜面的书生,打包票满长安,找不出几个人知道,敢问郎君,是如何猜出来的?”
三日来,这盏花灯不知招揽来多少顾客,又劝退多少不知高地厚的人。
杜乔:“多看了两本闲书。”
《三国演义》的流传范围并不广,主要在南衙将门之中,而这群人哪怕读过《诗经》,也不会倒背如流。
赵璎珞拿到心仪的灯,问道:“怎么猜出来的?”拿着答案都想不通。
杜乔负手道:“这是蜓尾格谜,上下分拆谜底的最后一字,如蜻蜓之尾,再与谜面扣合。”
赵璎珞摇头晃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出自《诗经.常棣》篇,本就是称颂兄弟亲情。
“桃园结义有刘张,还差一个关羽,是也不是?”
杜乔微微点头,“赵娘子果真聪慧。”
赵璎珞不理会裱糊的夸赞,“我算哪门子聪慧!”要真聪慧,就该第一时间猜出来。
杜乔:“人不该妄自菲薄,你有你的长处。”
赵璎珞:“那你,我有什么长处?”
杜乔一时语窒,去掉所有不能的,干巴巴挤出一句,“待工作认真?”
赵璎珞勉强满意,杜乔算是夸对霖方,自得道:“那是!”
“我们前晚上出来,好多灯谜都猜不出来。如果和你在一块,该多好。”
杜若昭:“你们遇见什么灯谜,这么难?”
赵璎珞竖起一根手指头,“炙,猜猜是什么?”
杜若昭:“是一句诗、一个人、还是一件物品?”
杜谦用常理推断,“肯定不是人。”
杜乔:“你们没猜出来?”
赵璎珞试探问道:“你猜到了?”
杜乔点头,“春风得意楼的招牌菜之一。”
赵璎珞轻轻跺脚,“你真聪明,那一群人围着,都没猜出来。”
杜乔谦虚道:“聪明而已。”
该如何评价三人在长安两年来的所作所为呢,她们做的菜,编的书,已经深入长安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上元花灯的组成部分。
赵璎珞回到家中,将百戏走马灯展示给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