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是并州大营在北边当布景板,三郡舞台任由他们表演。
若并州大营不出工不出力,借由两卫平乱在背后捞好处,大军向北到与并州接壤的地带,必然发生争执。
段晓棠沉默地叹息一声,这年头打仗,不光得对付敌人,还得协调地方关系,防备友军。
心累!
此行最开始定下来的“招抚”,段晓棠从字面理解是拿高官厚禄金银财宝招安乱军。
后来才知道大吴所谓的“招抚”,其实是“剿抚并斜,先把你打疼了,再招抚的事,顶多温柔一点。
不然吴越千里迢迢带三万大军来搞武装巡游?
薛曲:“东中西路重新调整。”
杜松:“大将军,末将可去西路。”
杜松是大军中军职仅次于薛曲之人,原安排他走中路,持重稳妥。
但如果并州大营真在背后打主意,煽风点火。中路和东路拉不拉得住是个问题,西路无疑压力最大,因为不能让贼军趁乱逃脱。
杜松该有的担当还是有的,作为诸将中资历最深者,他站了出来。
薛曲:“你多领一千军士。”
吴越:“我会征发周边郡兵,同时去信给并州大营。”既是警告也是证据。
薛曲:“如此一来,中路何人领兵?”
原来安排走西路的是右屯卫的将领,但把人换到中路,未必扛得住。
杜松坚定道:“段二,你行么?”
照理武俊江孟章才是杜松的心腹,但段晓棠无疑更合适。用兵不一定如神,但一定如风,她在中路,东西都能随时支援。
段晓棠坚定道:“我可以。”
薛曲:“剩下的部分明日再讨论。”
兵将换线可不是简单的把人换一遍就行,牵涉的事多了,细节得调整,该交代的得交代,该提醒的得提醒。
吴越最后道:“范二,给河东本地名宿下帖子,后日我在城中别苑宴请他们。”
范成明爽快答应,“是。”
临时下帖子,是有些不礼貌,但谁叫现在河东吴越最大呢。
宴请是假,要钱要人要兵是真。
大军开拔之后,吴越会移驻城内薛家别苑,加强与河东本地联系。
至于当前的营地也不会废弃,打鱼校尉不还要晒鱼么。
段晓棠出营帐后尚觉得不可思议,“就这么完了?”
是造成一些麻烦,但并没有如临大敌的模样。
范成明悄声道:“这种事,其实挺常见的。”打仗,既要打敌人,还得防人背后捅刀子。
“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