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没有生意上门。
门子在大门后探头探脑,不明白两位主家娘子为何不进来。算了,他只是一个看大门的.临时库管.售货员.报信员……身兼多职。
两人在大门口徘徊些许时候,特意让门子将门市房打开,看看里头的存货。
比起长安临街营业的各个作坊商铺,算得上条件简陋,但在乡野之中还过得去。
他们不挣走村串寨的货郎钱,不过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两人徐徐往庄子内走,程珍玉接到门子媳妇传信急忙迎出来,“林娘子戚娘子好。”
解释道:“彭庄头去外头教人插枝去了。”
林婉婉直言:“红薯。”
程珍玉点头,“是。”
四野庄的红薯种子不白送,茎块长出藤来,还能再次插枝,许多人选择早期少量购买种块,后头靠自家发的枝条做种。
去年他们也是靠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办法,迅速扩大红薯的规模。
林婉婉感慨一句,“今年酿酒、做红薯粉的原料不愁了。”不用像现在一样,用一点都要算计,尤其祝明月调走不少。
程珍玉:“再等几个月。”现在还不到放下来心来的时候。
林婉婉:“庄子上还忙得过来吗?”
程珍玉:“人手有些紧张,好在过了春耕时节,临时找了些短工补上。”
附近几个村子的妇人,来四野庄打短工都是做熟聊。不用在大门外黑板上特意写上,只要在各个工作组里传句话,第二就有人来应征,不一会儿就招满了。
林婉婉估摸着,等这次段晓棠出征回来,怎么都要腾出手来,把四野庄上的庄丁训练一遭,他们以后肯定是要自组商队护卫的。
一行人先到工坊区域,这里多是死契和长雇工,受到的影响最。
他们干的多是技术活,不像种植组养殖组门槛低,稍微交待两句短工们就能干的又快又好。
林婉婉踮脚站在新建起来的油坊外看,“现在榨的油,能满足自用吗?”
程珍玉介绍道:“足够了。”春风得意楼以炒菜闻名,名副其实的用油大户,其次是步步糕。
其他几个铺子作坊哪怕用油,也偏众,多是自制。
程珍玉补充道:“唯一的问题是,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这几样,所用的方法器具流程全然不同,难以归整。”
林婉婉是门外汉,只有一个办法,“慢慢摸索,群策群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程珍玉点头道:“只得如此。”
她也不懂制油的技巧,只能照祝明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