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昭不知道危泰初怎么有胆子再来乐游原,不记得以前在这昏倒了吗?
危泰初见着杜若昭,使个手势将人叫到一边去话。
两个少男少女不可能跑到僻静地方去,危泰初要的也是正事。
两人脱离大部队,跑到一株梅树下,中间隔着大半丈远,比他们隔着药柜远多了。
危泰初正色道:“我父亲从绛州归来,你大哥在太平县过得不错,得了县令刺史赏识,新到的齐司马也很照顾他。”总之一切都好。
危弘博还,杜乔长处不在处理文书,而在处置实务,此番称不上因祸得福,却算纵龙入海。
杜若昭第一个反应,脱口问道:“令尊这会才回来!”
征战的右武卫班师回长安,都已经休整好,准备再度出发剿匪,吏部派出的公干团队才回来?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战事结束时,他们就到地方了。
危泰初一时有些尴尬,“是。”
来危弘博此行有些“艰险”,差点回不来。
长安没出幺蛾子要卖了他们,但三州实在缺让紧。他们办完自己的公务之余,在几位刺史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做些不露名头的分外之事。
刺史们许过“前程”,不上高官厚禄,但比当前在长安受夹板气好多了。
一行人中当真有两个没有家累的,应下了招揽。
危弘博回到吏部衙门复命,才知道出了多大的“乐子”。
整个吏部前衙,全是红红白白的一片,不知是否是心理作用,总觉得鼻尖萦绕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危弘博哪能不知这是吴越的“报复”,生怕同僚将仇记在他们一行出差公干的人身上,进门便和左右“哭诉”在三州的日子有多艰难,当地又是如何缺饶紧,临走还扣下他们两个人……
然后发现白表情了,因为皇帝借着这一机会,大肆发作清洗吏部,中高层官员基本换了遍。
新来的对吏部没有归属感,老人受“压迫”已久,更不会在意。
杜若昭得了杜乔的“平安信”,欢喜地回到亲友堆里,向众人通报这一好消息。
赵璎珞介绍道:“齐司马原是右屯卫的将官,转任地方。”
杜若昭不明白其中的人情托请,但清楚中间该是有段晓棠牵线搭桥。疑惑道:“那大哥在绛州是否无虞了?”毕竟几个头头看起来都挺支持他。
赵璎珞摸摸比自己矮一个头的杜若昭的双环髻,叹道:“没那么简单。”
上司的信重只是一时,谁知道哪到头。杜乔在地方没有家世倚重,万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