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远,顶多几十里路。
接到传信急急忙忙跑回来已是星夜,营地戒严。
山寨抓回来的俘虏和幸存者们全部被严密关押,伙头营尚未休息,抓紧时间制作干粮。
帅帐灯火通明,范成明不待通报,掀开帐帘,质问道:“急慌慌叫我过来,出什么事了?”
段晓棠不欲浪费口水,直接点了温茂瑞,穿一条裤子长大的狐狗,频道对得上。
范成明听了半晌,掏掏耳朵,“这弥勒什么的邪教,很厉害吗?”听都没听过。
他连请大汉赴死的太平道,都是听三国故事才知道的。
孙安丰:“立教百余年,发动牵连数州郡的叛乱,不下五起。”
关中后花园,更不可视。
范成明简单的术算还是会的,不负责任道:“那不就二十多年一起么,未必轮到我们头上。”
段晓棠扔个白眼过去,“什么呢。”
这些人聚在一起当真是求弥勒佛笑口常开的好兆头?
叛乱掐灭在萌芽里最好,一旦在腹心之地爆发,伤筋动骨免不了。
范成明晓得轻重,方才只是口嗨,转入正题,“审出什么?”
温茂瑞:“山寨两个当家都入了教,经书也是他们的。”
范成明:“上线下线是谁?”
温茂瑞:“攻打山寨时,两个人都死了。”
范成明怒目而视,都想骂脏话了,又一个死无对证。
孙安丰连忙打圆场,“但他们身边人,交代出不少相关人员。”
看众人束手束脚的样子,范成明会意,“外地的?”
若只涉本地,段晓棠一封书信直接敦促本地县令抓人即可。
如果跨霖域,需要协调的地方多了,以武驭文不过去。
孙安丰:“附近两个县都有人。”黑暗里埋下的关系网更庞大。
事已至此,范成明没有更好的办法,捂着额头道:“给七郎写信吧!”
担心段晓棠太实诚,不懂官场叫苦叫累的精髓,挑明道:“求援。”钱财兵力支持,都要!
范成明擅长背锅也擅长甩锅,依他看,最好的做法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管将俘虏和经书往县衙一送,打个哑谜。
本地官员看得懂,自会追查下去。地方官的尿性懂的都懂,其中少不了推诿责任、拖延行事、大兴冤狱之举。
要么把事情压下去,要么直接将局势引爆。
至于看不懂的,那也没关系,反正责任不在的右武卫头上。
现在段晓棠一只脚踏进去,进退不得,聪明反被聪明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