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良心。
石任:“走吧,四处转一转。”
两人避开各处的收尸队伍,见到满目疮痍的火灾现场。
左敏达浑浑噩噩,现场全靠孙安丰调度。
石任意味深长道:“慈惨事,龚御史可有感触?”重音落在御史两个字上。
御史台虽是三法司之一,但性质特殊,理论上连皇帝的都可以参奏弹劾。
石任剩的那点良心,全靠脾气倔不招人喜欢;龚瑞大概就是靠山硬,有个做尚书的叔叔,连砍头财都敢翻出来。
虽然那会杨胤树倒猢狲散,收钱的只剩几家没被牵连,但被收钱的多的是,刚得胜还朝的孙文宴,都不得不去交待一番,威风扫地。
龚瑞怅然道:“在下不堪为御史。”保存己身最重要。
他拿什么和殷博瀚斗,家世还是圣眷?
皇帝喜欢谁,便是把捅破了都没关系,君不见杨守礼捅那么大娄子,依然在洛阳逍遥自在。
殷博瀚年纪是杨守礼的几倍,但造成的祸乱,还不到他的零头。
两人信步走到一条街处,见出入口被右武卫的军士堵住。
右武卫的军士极容易辨别,哪怕便装,也大多相似。
但凡夏的时候,多往曲江池走几圈,就知道他们的衣着样式。
两个文官不清楚南衙诸卫的战力排名,只能人云亦云地认为右武卫最强。
因为清晨日暮往来,只有右武卫是跑着去的,而且跑得极为整齐。
石任掏出官符,问道:“你们在此处作甚?”
军士恭敬道:“排查藏匿人员。”
石任:“本官进去看看。”
右武卫殊无恶迹,惊扰百姓是真,却不得不做,因为弥勒教本就混迹民间。
一座宅院被团团围住,居住在内的所有人都站在院子里。
军士进屋翻箱倒柜,查看是否藏匿他人。耽搁不了多少功夫,贫寒人家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许多时候站在门口就一览无余。
坊正指出一个年轻男人乃是生面孔,两个军士按住人胳膊。
户主连忙解释道:“这是乡下的侄儿,来城里作工。”
唐高卓打量一眼年轻男人,指着人堆里一个妇人,问道:“这位娘子和主人家是何关系?”
年轻人胳膊被扭,艰难地抬头看一眼,“我四叔的二儿媳。”
唐高卓打量主人家及坊正,并无诧异之色,关系正确。再问道:“弥勒佛是什么佛?”
坊间传闻,这两日抓的都是信弥勒的人。
年轻人挣扎道:“我不知道,我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