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姚父应允道:“归家后,我先从家仆中为你挑选一名身手矫健之人。”
姚母打探道:“林娘子明年还收徒弟吗?”
姚南星摇头道:“不知。”
今年年初那一届就停了,因为济生堂容不下那么多坐诊大夫。
姚母关切道:“多留心些,你好些堂表姐妹,万一有合适的呢!”
人多了,姚南星的特立独行,便不再那么显眼。
至于姚南星分得的那块金饼,姚家父母既没有存起来,也没有买田买屋,而是选择给姚南星打成各种金首饰。
大家族中,晚辈的财产问题很难清楚,远不如珠宝首饰归属明晰。
姚南星归家不久,就迎来上门探望的师姐妹们。
姚南星将在并州选购的帕子取出来逐一展示,供她们挑选,“看着花样和长安大不一样,特意给你们带的。”
自从繁重的课业压下来,师门几人不管以前如何针黹出众,如今也不得不搁置一旁。
要么趁闲时做一点,要么靠家人支援。
杜若昭抚摸着绣面上的纹路,“质地有些硬。”
姚南星解释道:“并州刺绣与南方流行的软绣相比,别具一格。硬就是它的特点。”
谢静徽眸中闪烁着好奇,“并州有什么和长安不一样的?”
姚南星娓娓道来,“衣食住行皆有不同,并州多用面食,而且他们可以吃牛肉。”
朱淑顺一脸惊异,“牛肉!”
她长这么大,还不知道牛肉是什么滋味呢。
姚南星进一步明,“耕牛是农耕之本,万不能吃的,只能吃草原上来的野牛,还有一部分是先前王爷缴获的突厥牛。”
丘寻桃可惜道:“那么多牛,若能运来关中,不知能耕出多少田地。”
姚南星摇摇头,“这我也不懂,那些牛好像不会耕地。”
丘寻桃大惊,“底下还有牛不会耕地的!”
触及知识盲区,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朱淑顺淡定道:“何时去四野庄看药材时,顺道问一问便是。”
林门几人话题转过几遭,终于来到她们的专业领域。
姚南星介绍道:“并州地处边地,当地大夫更擅长金疮伤。但我们落脚的济世堂有一位邵大夫,他的金针拔障术,能让病患重获光明。”
朱淑顺脱口而出,“世上当真有人会用?”
她还以为只是书本上记录的怪诞传呢!
姚南星点零头,“当真有效,那位阿婆后来复诊,果真能看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