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题壁诗,绝笔信,吾以吾命换清明
腊月初五。
那份伪造的《万历五年春闱会试登科录》造成的舆论越来越大,使得朝廷不得不重视起来。
礼部经由小万历与内阁批准。
在贡院、国子监、顺天府衙、承天门外等地的公告处张贴告示。
宣告本届乡试完全遵循洪武十七年颁布的《科举成式》,明年春三月的会试也将遵循此成式进行,当下并未出现任何不公之处,禁止民间百姓造谣传谣。
然书生士子们并未因这一纸告示而停止讨论。
有人称,有举人已贿赂过可能成为会试考官的官员。
有人称,待朝廷确定考官人选,立马就会有人送重礼,使得考官鬻题。
还有人称,当下的锁院制已失效,一些考官可通过飞鸽传书或挖地道漏题,此种方式在江南地区已有人尝试过。
……
处处都是质疑朝廷的声音。
此“假登科录”甚至已传到南京,使得南京的举子们也都议论起来。
这也怨不得举子们质疑,当下的风气确实有些不堪。
但凡手中有钱、家中有关系者,都会私下走动,不图一定能榜上有名,但图不落人后。
别人有的人情世故,自己也必须有。
与此同时。
小万历向锦衣卫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务必在五日之内抓到伪造登科录者。
唯有抓到此人,将其严惩,才能将此事平息下去。
……
腊月初七,清晨。
北镇抚司内。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北镇抚司指挥使曹威顶着两个黑眼圈,来回踱步,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几乎是一夜未眠。
前方墙壁上,悬挂着数张从文庙墙壁上揭下来的假《万历五年春闱会试登科录》。
若这份假登科录是通过刻书作坊印制出来的,哪怕是个黑作坊,他也能顺藤摸瓜,找到造假者。
但而今仅凭字迹,无异于大海捞针。
此造假者写的一手圆转遒丽的楷书,能看出其下大功夫临摹过赵孟頫。
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线索。
昨日。
曹威已让国子监的学正、教谕们帮忙,对照了今年即将参加会试的举人字迹,但一无所获。
对方若不是明年春应考的举子,那就更难找了。
就在这时。
一名锦衣卫快步跑了过来,道:“指挥使,有书生在天圣寺影壁上发现了那名造假者的题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