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和观点。
反正孙彧在听李老师讲试卷的时候,就发现李老师讲的跟他在试卷上给自己的批注不完全一样,或者李老师课堂上讲的是以教材为准,孙彧考试的时候也知道书上是怎么写的,但是答题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写了些自己的想法。
李老师用了一节课很快把试卷讲完,除了提醒一下大家考试的时候,最好按照教科书上或者他上课时阐述的观点来回答,并没有跟孙彧多什么,反正他要的在试卷上已经写了,就看孙彧回头自己怎么理解。
让孙彧很有些诧异的是,这一回期中考,别的科目并没有怎么抓人,顶多就那么一两个,两三个,而且这些被抓的差不多都是还没考试大家就能猜到结果的,但是数值计算抓了全部91级学生将近一半的人。
不过还好的是,206没人被抓,陈坚60,李桦61,陈鹤62,将将涉险过关,但是毕竟期中考,这个分数真没什么意义,所以也没有什么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事情出现。
这么多人不及格,老师也很莫名其妙,不就是套公式写算法吗?能把公式写下来,只要算法思想是对的,具体的代码老师卡的并不是很严,于是讲试卷的时候,老师时不时就会停下来问,为什么?连几个公式都不愿意背吗?
但是很多人确实是不愿意背的,都觉得将来如果工作中要用到,现查书就好了,这个问题实实在在无解。
即便是孙彧,试卷发回来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有公式记错了,接下来的算法便是按照这个记错的公式写的,老师打了个问号,但是也给了他一个及格分。
于是老师有些无奈的不点名的拿孙彧做了例子,是起码也要记得个七七八八,不要牛头不对马嘴,多少也会给些分的。
当然,老师考试的时候他也可以把公式都列出来,题目里边不明确要使用什么公式,而是让大家按照题目要求选取合适的公式,并且明理由,然后写出算法,或者这就是开卷考试了。
最后,老师问大家什么意见,教室里一片沉寂,老师于是笑了笑,开始讲新课。每一届学生都是这样,总有人嚷着要开卷,但要真的问起是不是要开卷,就一个个不吭声了。
这才是半个学期的内容,下半个学期大家会接触到更加复杂更加不好理解,以及更加容易混淆的公式,如果不知道这些公式的来龙去脉,到时候就算是把公式摆在面前,你也不知道该用哪一个。
这一点其实大多数同学都是心里有数,把公式背下来,到时候直接套,真的要比自己选合适的公式简单。
至于没有数的那些,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