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他的脸上并看不出过重的忧虑之色,更像是因局势尚在掌控之中,自有一番筹谋在握的笃定。
将外披搁在一旁,坐于帐中架起的小榻上后,李治忽然笑了笑,“媚娘,你猜我方才遇到韩王的时候他说了什么?”
他本也没打算卖关子,接着说了下去,“他说,他可以出资修复一部分万年宫的园景。”
武媚娘闻言眉峰微蹙,又旋即展开,“此事是韩王做得出来的。只是放在此时,多少有些不合时宜吧?”
武清月都在旁听得有点无语。
这时候有钱修什么景啊,赈灾才是要务。
然而李治只是摆了摆手,“他要真有这样敏锐的为政之能,又何须媚娘从中提点,让他找到求生之道?何况,他要是上来便说,自己有心为岐州重建提供财力上的支持,我还不敢放心用他了。”
韩王聪明吗?当然是聪明的。
李唐宗室之中在世的,若论博古通今,大概没一个能比得过李元嘉。他的头脑也没因为读书读死了。
可他的这份聪明并没用到执政者该用的地方,若非如此,也提不出这等建议来。
好在李治要的就是这种不太对路的聪明,用在明面上给自己增添一份助力。
“我同皇叔说,此事容后再议吧,届时必定还是要劳烦于他的,毕竟也就是他结识的能工巧匠、文人墨客多。”
李治叹了口气,“万年宫之名,本便是希望其留存万年的,总得修缮完毕才好。”
此番在万年宫地界上完成的籍田礼、追封武德功臣、制定西域作战计划、接见昭武来使,都已让李治一步步笃定,他若想要在朝堂之上让自己的声音更为响亮,并不像是他想象得那般艰难。
当山洪当真爆发于此地,让他完成了这一出绝地反击后,更让他助长了一番信心。
李治毫不怀疑——
当最开始的一步迈出后,后面的便同滚雪球一般,是优势的累积了。
等此间事了,他起码也能将朝臣收拾掉几个,然后放上自己的人。
他本还有意在此地立一块碑铭,将今年的万年宫议事与会人员全部刻录在上,作为他意图打破长孙无忌垄断政局的里程碑,又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