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亲近态度的时候,赵郡李氏出身的给事中李崇德就力保举荐他加入族谱之中。
被加入族谱的那一刻起,他也多出了一份立足筹码。
对!他不该继续盯着陛下这头。
趁着长安城中随后的目光不在他的身上,而在苏定方和阿史那贺鲁等人那里,他正好找皇后来求情!
李洋瞧见父亲脸上的跃跃欲试,便猜到自己方才提出的建议已经被他采纳了。想到之前那些朋友给他出的主意,他连忙又补充了一句。
“您不仅得写信于皇后,还得将您能起到的作用写得越大越好!”
不错!
李义府心中暗忖。
他在陛下面前的不可替代作用,可能已经比之前少了许多。
但……皇后可以用他!
第63章
体验过废王立武之时的抉择和收获, 李义府在意识到这条出路的那一刻,行动得不是一般的快。
这封向着皇后求情且向她表明自己用处的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在李义府的手下完成。
他本就是崇文馆学士出身, 在李治担任太子位置的时候还曾经进献过《承华箴》一文,虽说在文学造诣上不及许敬宗、上官仪等人,要写一封言辞达意的书信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只是当书信写成的那一刻, 李义府望着面前的信又开始愣神。
李洋作为建议的提出之人,满心想着尽快解决眼前的麻烦, 在旁催促道:“阿耶,您还在犹豫什么呢?”
“你着什么急!”李义府瞥了他一眼, “你也不想想, 信是写成了,要如何送去皇后殿下的手中呢?”
等闲的信件要想送到皇后的面前都没那么容易,何况是一封这样的信件。
在他已被禁足于府中的时候, 就更难做到了。
他的长子李津,现如今为右司议郎, 次子李洽为率府长史,均已受到了明里暗里的限制。
反倒是李洋素来行事有些混不吝, 又因千牛备身的官职和不少权贵子弟有所往来,还能享有那等宴饮的自由。
李洋旋即就见父亲将目光转向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