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月退出去后,便忍不住朝着武媚娘问道:“她这是跟谁学的?”
还真是……有莫名的熟悉感呢。
武媚娘喝了口热饮,润了润嗓子,“跟您吧。”
这种让人觉得他在弱势,却实则掌控了局面的样子,不正是李治的拿手好戏吗?
见李治好一番有口难言的样子,武媚娘失笑,觉得还是得给陛下留点面子,便顺口问道:“说起来,陛下打算何时处理李义府?”
在用李义府为前锋解决掉长孙无忌后,此人的用处也就彻底没了。
想想李治心中必定介怀于他对皇后的示好,不该还留他多久才是。
果然便听李治坦然答道:“直接顺着那大理寺旧案,用杀害官员之名将他处置了就是。”
“当日问罪长孙无忌的朝堂上,不是他自己说的吗?他说既无前因,何来后果。”
前因已经有了,后果也可以发到他手中了。
他握着武媚娘的手,感慨道:“媚娘,你腹中的这个孩子,真是生在一个最好的时候啊。”
他们的前路,已没有任何障碍了。
第72章
是啊, 全无障碍了。
长孙无忌所代表的贞观老臣里,还会对陛下的言行指手画脚的已再不存在。
唯独剩下的,要么就是听从陛下诏令, 已经明白知道谁才是方今天子的,要么就是已经荣耀谢幕,退避隐居的。
这份大权在握的快意, 在九月之末李治的第七子李旭轮诞生的时候,几乎攀升到了顶峰。1
在李治看来, 老臣退场,新的皇子诞生, 也必能在他的栽培之下, 成为太子的臂膀助力。
和太子之间六岁的年龄差,也注定了这个孩子不可能追赶上太子的累积和实力。
所以就算有着这样一个辉煌大气的名字,和孕育首尾的吉兆, 也并没有关系。
仿佛是为了呼应显庆三年正是洛阳陆续建设之时,李旭轮在出生后不久, 便被敕封为洛州牧,和早前就拿到雍州牧名头的李贤“分庭抗礼”。
李治也遵照着他在皇后有孕之时的允诺, 将皇后所出的三子一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