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了一个笑容。
他好像忽然理解了,何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公主那“安定”两字真有些玄妙,虽说七月才是海上风浪最盛的时候,但往年间的六月里其实也不太平静,今年却有些特殊。
在航船越过渤海海峡,朝着百济进发的路途之中,几乎没发生什么海上波折。
故而当七月到来的时候,这一行船只的前方已能看见延伸在视线两头的海岸线。
那正是,百济的所在!
“还要寻找停泊港口的位置,公主不要这么着急。”
刘仁轨的话大概还是说慢了一点,因为公主已灵活地蹿到了前头,朝着东方看去。
在百济这头上呈朝中的奏报里,大多数时候不将其称为百济,现如今百济国主已前往洛阳投降,或许更不应该这么叫,而该当被称为“海东”。
海东这名字土是土了点,但这片海东的土地对于李清月来说,既算是她踏上征途的第一步,又对她来说还有一层另外的意思。
当她兴冲冲地冲上船头的时候,她还顺便朝着系统面板上那六百多天的倒计时看去,目光中闪过了一缕寒芒。
“公主年纪小,有好奇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这个做老师的不用这么迂腐嘛。”船长在后头说道。
他对李清月的印象因为那航海罗盘的缘故,可说是攀升到了顶峰。
这一路行来,也曾有两日接连的阴天,但在罗盘指向的辅助下,甚至不必白日停歇,夜晚航船,以防出现不知不觉间偏航的情况。
他现在抱着一整页的记录数据,就等着在返航途中进一步确认航海罗盘的作用,所以大概只要安定公主不将他的船只给拆了,他都能容忍下来。
“而且也快到港口了,”船长说道,“我记得,这边是有留守将领的,估计也在这边留了人手。”
“对,留了人手。他那头提前收到了我们这边大军抵达的时间,应当能提前派人来迎接。”
不过让刘仁轨没想到的是,这位左骁卫郎将,兼嵎夷道行军子总管,居然没留守在百济都城泗沘城中,而是亲自来到了港口迎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